黑松與桃園學校深耕環境特色教育 獲美國賓州市長高度讚賞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綜合報導
面對全球永續浪潮,孩童也能發揮影響力!黑松教育基金會今(10)日揭曉「黑松愛地兒點子計畫」年度成果,來自全台各地的小學生運用設計思考「愛地兒 5 步驟」—探索問題、定義問題、發想點子、測試點子、分享宣言,透過創意提案實踐永續飲食行動。今年主題「減碳愛地球,食在真永續」吸引桃園市15所國小熱烈參與,成果涵蓋自耕農地、永續歌曲創作、自動澆灌科技、菜單設計等面向,展現學生實作力與行動力。
黑松教育基金會推動該計畫逾十年,已累計培訓超過160位教師、催生142件環境教案,陪伴逾3,000位學童以設計思考深入家鄉土地與永續議題。執行長盧功偉表示:「我們致力於搭建教育與土地的橋梁,未來將進一步強化跨校合作,深化教育現場對永續議題的關注與陪伴力道。」
桃園市社子國小教學組長邱于閔,結合節目《黑白大廚》元素與黑松提供的「永續餐桌教具」,引導學生規劃低碳菜單、認識食材碳足跡。學生更設計「校園自耕小農地圖」,推動食材交換行動,六年級學童更在畢旅時於夜市快閃推廣永續理念;四年級科學社則實作自動澆灌機器人,將科技與環境結合。邱于閔指出:「這樣開放的學習,讓更多孩子在平等互動中展現潛能、重拾學習動機。」
埔心國小則由教務主任陳禾溱帶領五年級學童創作《永續之歌》,融合外語與閩南語,傳達「多蔬食減碳排、用在地吃當季」的永續觀念,成為校園行動號召。更結合英語闖關、SDGs課程與雷射雕刻活動,讓學生從多元學習中理解永續發展內涵。
潛龍國小自然老師劉馨韓則以「火鍋」為主題,帶領學生探討從採購到廚餘的環保議題,進行水耕蔬菜實驗,實踐「克拉特基水培法」,學生將成果帶回家中與家人共享。參與「黑松愛地兒點子計畫」6 年的劉馨韓表示,與其他講師共同備課交流,有助於開啟更多元的教學視野與靈感。「這樣才能教到 65 歲!」她笑著說,充分展現對教育工作的熱情與投入。
黑松基金會十多年來深耕環境教育,不僅推動「愛地兒點子計畫」,也透過「綠+校園生態計畫」、「尋。耕課程計畫」累積卓著成果,至今已協助桃園33所學校取得「台美生態學校」認證,其中11所榮獲最高榮譽「綠旗」,讓桃園成為全台最多「綠旗」認證縣市。
今日,美國賓州查斯特市市長Stefan Roots來台,特別參訪桃園市霄裡國小,深受感動地表示:「黑松教育基金會及霄裡國小展現出環境教育的卓越典範,我會將這段寶貴的參訪經驗帶回賓州,與當地企業分享,讓你們的成果被國際看見!並且將促成查斯特市的國小與霄裡國小之間的姊妹校關係,共同為下一代打造更永續的未來。」
黑松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張斌堂也強調,「教育每一點改變,都有機會為孩子帶來不同的視野與未來。」他期許黑松從桃園出發,透過持續推廣環境特色教育,激發更多孩子對家鄉的認同感,成為永續發展的力量。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生活新聞
-
-
外銷漁獲受關稅影響!陳駿季南下與業者座談
(8 小時前) -
共創藝術、廢材變身水蓑衣! 中市文化局攜手特教生實踐永續行動
(8 小時前) -
600名考生齊聚台中孔廟祈福 副秘書長張大春祝學子心想事成、強棒出擊
(8 小時前) -
合歡山杜鵑花季開跑 本週高乘載管制概況曝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