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航母無用論?無人航母之啟發(下)
譚傳毅/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
反航母武器
航母無用論最主要的論點,就是現代反制航母的武器繁多,大大增加航母的易毀性。任何反航母武器只要落在航母頭上,幾乎就可擊沉,使得航母功能不斷遞減。
以解放軍反航母武器為例,包括反艦彈道飛彈(東風-17/21D/26等)、反艦巡航飛彈(鷹擊-12/18/21、跨介質飛彈)、核動力攻擊潛艦和魚雷、戰略轟炸機、蜂群無人機、雷射/微波武器等等,可以針對美海軍作戰體系進行區域拒止與飽和攻擊。
這些武器所攜帶的第五代高能炸藥(全氮陰離子鹽)擊沉一艘航母絕對沒問題,表示全艦5千多人將葬身海底,對海軍官兵心理的影響是多麼巨大!這也是為什麼航母無用論始終有市場的原因。那麼,中國人怎麼想的呢?
無人航母的啟發
這兒所謂的無人航母,不是指無人機在航母起降,例如2024年8月,1架X-47B在布希號航母上起降。
我們指的是無人航母,就是沒有人操縱的航母與無人艦載機。試想下,一旦無人航母真的成軍服役,不但能完成傳統航母的任務,而且又不怕被攻擊,反正一船不怕疼又不怕死的無人部隊,誰看了不怕?
無人航母絕非科幻小說,現實里已經存在了。相信大家都聽過「無人工廠」,富士康昆山廠就是。由於生產完全自動化,原本11萬人員工裁撤了6萬人,其餘都是機器人。只不過無人航母做得更徹底,不但自動化而且智慧化,完全不需要人力。
環球網報導,2022年5月18日,全球首艘智慧型手機無人系統母船「珠海雲」號在廣州下水,已於2023年底完成海試並交付使用。
這是艘民用科研平臺,主要用於海洋環境監測、防災減災等任務。重要的是,珠海雲搭載50架無人機、數10艘無人艇和潛航器,完全就是奔著「無人」與「航母」而去,珠海雲作為無人航母試驗艦毫不為過。
珠海雲技術亮點包括:全電推進系統、全向推進器(360度轉向)、北斗遠端操控、模組化設計和無人集群控制技術,雖名為民用,其實為076型兩棲攻擊艦提供了經驗。許多軍事專家質疑,既然075、為何076?答案很簡單,076就是作為「有人」加上「無人」航母的驗證艦。
緊接著2025年1月17日,下水了「中船探索一號」,建造周期大約9個月。外型類似航空母艦全通甲板上有3個大小不一的艦島,動力與操控技術與珠海雲相同;船長200米,寬25米、排水量只有1.5萬噸。這個不大不小噸位數可尷尬了,國內外軍事專家都在猜測中船探索一號是幹嘛用的,始終沒有一致結論。
當我們看到中船探索一號的作戰配置之後,就不會感到奇怪了:固定翼無人戰鬥機(例如攻擊-11)、察打一體無人機、無人直升機,該船不但可協同無人艇與潛航器執行總體察打任務,還可前出高風險海域執行偵察、電子戰等任務,降低人員傷亡風險,同時通過蜂群戰術消耗敵方防禦資源。其噸位較大,搭載的無人機、無人艇、潛航器數量必然遠比珠海雲多。
解放軍海軍計劃在2027年前組建3艘無人航母戰鬥群,與遼寧艦、山東艦、福建艦等有人航母形成互補,構建中國版的分散式殺傷鏈。
結論
無人航母是個劃時代的產品,它的出現絕對顛覆現有海軍戰略與戰術。在台海戰場中,3艘「有人」航母在本島東岸監視與牽制美國航母,更外沿則可能是3個「中船探索1/2/3號」編隊,近距離壓迫關島與駐日美軍航母。
面對「中船探索1/2/3號」,美軍打還是不打?打!打一群不怕疼又不怕死的無人部隊,平白浪費昂貴的彈藥;不打!小心,它可是會打你的…。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Unsplash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生活新聞
-
-
高雄自辦大寮社宅今上樑明年底入住
(49 分鐘前) -
【114大學備審資料範例】揭密多元表現範例關鍵!學測高分不再保證錄取,備審才是勝出的關鍵武器!
(58 分鐘前) -
紙風車劇團「燈怪」出擊 挑戰機械裝置再進化
(1 小時前) -
蔚藍海彰化攜手王功蚵藝 共推地方創生與環境永續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