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軒專欄】勿恃敵之不來–印巴戰爭的啟示(一)戰爭
李福軒/美國猶他州立大學電機博士、軍武與模擬訓練系統專家
印度與巴基斯坦「又」開打,雖然聲稱停火,但會不會再打起來,說實在話,2個字,「難說」。
近代歷史上,英國於1858年至1947年在印度次大陸建立了殖民地政治實體,名為「英屬印度」,其領地覆蓋南亞今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以及東南亞的緬甸。
印度國父,「聖雄甘地」就是畢生想要恢復獨立的印度,而被迫害。
二戰結束後,英國於1947年6月通過「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於同年8月15日結束對印度次大陸的殖民統治,之後建立了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個自治領。這可說是印巴分裂的開始,分裂過程造成了約200萬人民的死亡、1500萬人流離失所。
1950年1月26日,印度憲法正式生效,印度成立共和國。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成立。1971年3月26日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從巴基斯坦獨立。
但是,印度人與巴基斯坦人、孟加拉,基本上是同文同種的同一民族。分裂所為何事?
就我們所認知,印巴分裂之根源在宗教,印度教的印度與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
而後來伊斯蘭教部分,因為國土分隔在印度東西邊,大小也不同,資源分配不均,所以繼續分裂為巴基斯坦與孟加拉。
而他們的共同國父,聖雄甘地,為此傷痛不已!
從二戰結束後,印度次大陸的兄弟們打了這些戰爭:
1947年印巴戰爭(克什米爾戰爭或第一次克什米爾戰爭)。
1965年印巴戰爭(第二次印巴戰爭或第二次克什米爾戰爭。
1971年印巴戰爭(第三次印巴戰爭)。
1999年卡吉爾戰爭。
2019年印巴邊境衝突。
2025年印巴邊境衝突。
也就是,從脫離英國殖民統治開始,乒乒乓乓打到現在。造成同文同種的同胞死傷無數。
在國際陣營方面,印度曾經偏向蘇聯(所以有不少米格機),現在似乎偏向歐美。反正因為幾百年來的中印邊界問題,印度與中國向來不太融洽。現代中印未定界的爭議區域,光是西段就有3.3萬平方公里(東段9萬平方公里)。比較一下台灣本島面積不到3.6萬平方公里。所以可知此問題的嚴重性。
反之,巴基斯坦與中國(PRC)很MAJI,號稱「巴鐵」(鐵兄弟的意思),所以不但擁有中共新武器,中共還授權生產。
無論如何,這次印巴衝突中的傷亡數字為:
一、印方
印度來源:士兵5死、1被俘。平民21死、59傷。
巴基斯坦來源:士兵25-50死1被俘。平民21死59傷。
二、巴方
印度來源:士兵35-40死。
巴基斯坦來源:士兵4傷。平民63死58傷。
這些數字顯示,雖然這只是隔邊境的空戰與飛彈互射,平民的傷亡數都遠高於實際作戰的作戰人員。而這也是人類戰爭的大部分狀況。
平民傷亡遠比軍人多,這是不是給了還處於衝突狀況的台灣同胞一個重大啟示:不要發生戰爭才是台灣之福。
哲人之言,言猶在耳。
兩岸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唯反攻大陸已成歷史,解放台灣又嫌霸道。一國兩制,或統或獨,都為台海掀波濤。
俱往矣,數當前明路,和平最好。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Unsplash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李福軒專欄】川普的美國 – 國家緊急狀態 關稅戰所為何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生活新聞
-
-
竹縣府辦金盞花手作體驗 青年DIY香皂茶包探索部落文化
(7 小時前) -
2025/05/13 空氣品質說明(22:00)
(7 小時前) -
2025「至臻麥森――瓷藝風華 歐洲之最」特展 才華洋溢、代代相傳的美好珍品5/13起臺中大遠百亮相
(7 小時前) -
感性講述護國群山故事 竹縣長楊文科強力推薦《造山者-世紀的賭注》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