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策院首辦ESG for Culture影響力獎 開創跨界雙贏模式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李衣綸/台北報導
隨著全球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ESG不僅成為企業永續轉型的重要指標,也逐漸與文化永續發展交會,形成新的策略融合。文化內容策進院看準趨勢,今年首辦「2025 ESG for Culture影響力獎」,鼓勵企業透過支持文化內容產業實現永續經營,並深化品牌價值,開啟跨界合作新格局。
企業投入文化領域正成為永續策略的一環。《文創法》修正後,企業若投資國家重點文創產業,除可享有租稅優惠,上市櫃公司更可於永續報告書中揭露文化相關投入,納入公司治理評鑑得分項目,形成政策誘因與品牌價值兼具的行動策略。
為推動文化與企業共創,文策院設立「ESG for Culture影響力中心」,協助企業與文化內容業者媒合與合作,至今已促成近百件案例,合作企業橫跨科技、金融、製造、餐飲與百貨等產業。今年更進一步推出影響力獎,表彰具代表性的ESG文化合作行動或作品,激勵更多企業參與。
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分析2024年1,050家企業永續報告書資料,顯示有多達468家企業揭露支持文化內容相關作為,占比達45%。顯示文化內容已不只是企業的附加項目,更成為ESG目標中的重要一環。
「2025 ESG for Culture影響力獎」不限產業類別,凡在近一年內完成具文化永續影響力行動者,皆可報名參與。報名對象不限於公開發行公司,未公開發行之營利事業體亦可申請。評選標準包括企業是否投入經費支持文化發展、提供專業協助、與兩個以上文創業者合作、帶動跨產業合作、持續長期投入、創新商業模式等。
獎項分為八大類,包含「資源協助獎」、「專業協助獎」、「多元合作獎」、「跨界共榮獎」、「長期夥伴獎」、「產業策進獎」、「文化投資獎」及唯一具競爭性的「文化影響力大獎」。文策院將邀集產官學媒體等外部評審組成評審團,從專案結合CSB(文化內容、社會影響、商業價值)、合作多元性、產業連結、宣傳效益、利害關係人參與與ESG整體表現等七大面向進行評估。
最終得獎名單將於11月的「2025 ESG for Culture影響力展會」中揭曉與頒發,屆時將匯聚超過500位企業與文化業者共襄盛舉,展現臺灣企業實踐文化永續與商業創新的成果。
文策院強調,文化永續不應僅止於文化圈內自轉,而需仰賴企業與文化界攜手合作、共創價值。企業報名參與影響力獎,不僅是對過去投入的肯定,也是對未來持續支持文化永續的承諾。透過具體案例的帶動,更可發揮示範效應,鼓勵更多企業參與,讓ESG不僅是責任,更是文化價值的深度投資。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片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生活新聞
-
-
台江國家公園與中信金控聯手公私協力 共築友善棲地 守護濕地生物多樣性
(18 分鐘前) -
手機禁令惹議!多位立委、學生團體聯合聲明
(18 分鐘前) -
禾繕助創世植物人 天麗全台守護總動員
(21 分鐘前) -
臺南市2025技職博覽會熱鬧登場 歡迎一同體驗技職世界
(23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