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從數學2+2=?到美國聯邦政府與哈佛大學的爭議
蕭乃彰/蕭中正醫療體系營運長
美國總統川普多次在公開場合諷刺哈佛、耶魯等常春藤名校的學生「連2+2是多少都不會算」,此話乍聽十分荒謬,但並非毫無意義,因為這句話不單單是他對美國高等教育的嘲諷,也是他所代表的聯邦政府,抨擊自由派學術機構的道德正當性,並架構一套所謂「重建常識優先」(restoring common sense)的保守價值觀。
其實「2+2=4」 之所以會成為政治語言的焦點,是源自英國作家George Orwell 的《1984》這本書。這本書主要描述政黨和政府權力過分地膨脹,政府的監控無處不在,透過老大哥(Big Brother)和思想警察控制人民,並消滅個人意志與自由思想。這本在1949發行的書是將故事發生的時間設於1984年;有趣的是Apple在1984年1月22日美式足球超級盃廣告中,第一次介紹麥金塔電腦 Macintosh,廣告中一位手持鐵鎚的女性選手(當年也正好有舉辦洛杉磯奧運),將象徵威權、正播放政治宣傳的螢幕砸碎,暗指Apple將打敗像Big Brother一樣壟斷電腦市場的IBM。
1984中的名句「Freedom is the freedom to say that two plus two make four. If that is granted, all else follows. 」「自由,就是能夠說出2+2=4」,但若是政權連「2+2=4」這種常識都能強迫人民否認,那自由就不復存在。
雖然這句話是反抗極權和捍衛事實的象徵,但是川普及保守主義人士卻巧妙挪用了這個句型,藉以暗示左派及自由派的學術界背離事實與邏輯,甚至連最基本的2+2是多少的常識都不再承認。
川普對哈佛大學、MIT、芝加哥大學等名校的攻擊不只停留在口頭挑釁,更是透過具體的政策表現出來。他揚言美國政府將撤銷聯邦的學術研究資助,並要求所有接受聯邦經費的大學必須遵守愛國教育原則,其中包括交出有反美和支持極端主義傾向的國際學生名單。
這種將對學術自由和高等教育自主的敵意制度化,如果成為了國家機器運作的一部分,絕對會對美國各大學產生寒蟬效應。當「2+2=?」被拿來當做反政治正確的口號,理性的對話與空間,就有可能被簡化成二元對立:你若不是支持常識(common sense)的平民,就是不接地氣甚至違背美國基本價值的左派精英。事實與邏輯是由政治立場來做決定,這正是語言攻勢的可怕之處。
這場看似荒謬的「2+2=?」之爭中,所面對的是對學術自由及知識尊嚴的挑戰,以及是對民主理性基礎的衝擊。這不僅關乎哈佛大學,更是與每一位追求自由思想及創造的人們有關。尊重理性不等同於是迎合意識形態,不應該被簡化成單一結論的脈絡,以及不假思索的背誦與附和,是要在不斷的思辨中尋找理解以及開創想像的空間。而教育的目的,也不應該是從教導學生如何思考,變成了教導學生要絕對相信什麼。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Unsplash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生活新聞
-
-
花東會員購票享回饋 最高點數五倍送!
(29 分鐘前) -
童趣筆觸傳遞正向價值 芎林鄉頒獎「小海龜的逆襲」著色優秀作品並於圖書館展出
(32 分鐘前) -
打造健康新趨勢 聖馬醫院引進溫養型高壓氧
(32 分鐘前) -
嘉基跨領域合作合作 成功研發黑豆種皮萃取物
(35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