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專欄】台積電威脅川普,有用嗎?
雁默/自由撰稿人
台積電與美國眾多科技大廠 —— 美光,高通,英特爾,德儀 —— 近期紛紛向美商務部陳情,尋求關稅豁免。不同的公司提出的理由大同小異,雖然在表面上都有威脅商務部的意味,但實際上是請求美國政府在政策上既要作為搶市場先鋒,又要確保美企的生意佈置受到太大影響。
川普在揚言對半導體加徵關稅的同時,也親自前往中東搶訂單,這就是他對企業的基本回應。
關鍵在於,美國政府作為搶訂單的開路者,能不能容許受惠的企業用海外的半導體相關製品滿足訂單?如果客戶收到的不是美製半導體,那川普豈不是為他人做嫁?
其他公司先不論,只談台積電。截至目前為止,亞利桑那廠開始量產的只有一座廠,拜登時期承諾的工廠還有兩座未實現量產,更別提最近承諾的五座新廠。
川普在中東搶到的訂單,沙特,AI晶片數十萬片,阿聯酋50萬片。這些每單動輒數十萬片的規模,都是先進製程晶片,也都只有台積電做得到,但亞利桑那廠目前的產能根本不夠塞牙縫,試問,川普政府有沒有可能讓台灣廠去滿足訂單?
答案顯而易見,不太可能。即便是最樂觀的預期,美方先用台灣晶片頂一部分需求,台積電勢必也會受到「等量的壓力」,例如,對美投資必須提前到位,美國訂單必須優先處理,既有建廠工程要承諾加速完成等等條件。
個人認為,如果川普政府既要快速滿足客戶訂單,又要藉此催促台積電加快建廠,有可能會要求台積電從台灣出貨到美國,再轉口到中東(或其他國家),並課徵暫時關稅。
道理很簡單,訂單是他搶來的,供應商負擔一些關稅是合情合理,而且不能將這筆費用轉嫁到美企,如輝達。如此才能最大程度變測台積電投資落地,並減緩輝達這類美企的營業損失。
台積電可能以為,增資千億美元是「保險費」,藉此換取關稅豁免,但川普顯然認為,這是他恩賜的「逃生門」,屬於有條件的赦免。兩者不同之處在於,「投資承諾」與「投資落地」,白話說,你得給了錢才能受到免稅保障,而不是承諾給錢就能受到關稅豁免。
換言之,台積電以影響投資為由,要求美方豁免關稅,對川普無效,因為他認為你得兌現投資,才能免於關稅。雞生蛋,蛋生雞,台積電在當初與川普政府談判時,可能沒搞清楚陷阱何在。
中東不會是川普的最後一筆訂單,他之所以廢除拜登時期的「AI晶片三級管制」,就是為了用訂單來要求供應商聽話。按此邏輯,美國還會在其他市場拿到大單,以增加政府對企業的談判籌碼,貫徹「重建美國」的政策。
台積電會發現,只有加速成爲「美積電」,才能不受關稅困擾。其他美國企業的處境亦然,都得大筆投資美國並讓投資落地,政治力才會退出商場。
對包含台積電在內,站隊美國的企業而言,真正的競爭壓力來自中國大陸,而也只有順從美國政府政策,方能順利搶市佔。而政府帶頭搶訂單,企業自然要以投資作為回報,同時繳點「服務費」給美國政府作為「減稅的財源」。
總言之,川普會不會暫時豁免半導體關稅,端視受影響的廠商能否給出什麼等值的交換物件。跟他講道理沒用,要打出你的牌。
台積電若不想落入這個陷阱,只有硬剛到底,不惜暫停投資以應對關稅威脅,不以行動打出這張牌讓川普感到痛,說什麼都是多餘。
總之,川普需要財源減稅,並支付國債,企業不可能只想獲利,卻不繳錢給政府,這才是川普的基本思路。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google地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生活新聞
-
-
中彰榮家端節Buffet餐會 住民長輩大讚新奇又美味
(2 小時前) -
彰化榮服處端節前探慰住院榮民眷
(3 小時前) -
「南方沃野WOW YA!未來畜牧在屏東-ESG永續農業推廣活動」5/30登場
(3 小時前) -
2025/05/29 空氣品質說明(22:00)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