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中專欄】賴清德政府面對外交攻擊的失能與失格
張亞中/孫文學校總校長、中國國民黨主席參選人
近日,前美國國務院高級顧問、現任美國公關公司負責人的惠頓(Christian Whiton)發表專文《台灣如何失掉川普》(How Taiwan Lost Trump)一文,直指蔡英文執政時期駐美代表、現任副總統蕭美琴的外交表現,並批評台灣在川普政府面前的策略失當。此文不僅在美國政圈引發關注,更在台灣政壇掀起波瀾。
然而,面對如此帶有指名道姓、甚至影射總統賴清德的外交攻擊,外交部與賴清德政府的反應卻近乎「靜音」,僅以極度保守的文字帶過,既未正面為蕭美琴辯護,也未揭露惠頓與我方過往合作的真相。這種「不戰、不辯、不守」的態度,無異於讓國家代表蒙羞,讓政府政策受辱。
首先必須釐清,駐美代表並非個人外交行動者,其一切作為都是根據台北政府的外交訓令與政策框架運作。蕭美琴在任內的工作,本質上是蔡英文政府對美政策的具體執行,而非她的私人政治偏好。因此,當惠頓點名批評蕭美琴,實際上是在質疑與抨擊蔡英文時期的整體對美戰略。此時,賴清德政府若選擇沉默,等同既不為蕭美琴辯護,也不為同黨的前朝外交政策辯護,更是對民進黨自家一貫的對美立場缺乏最基本的政治承擔。
惠頓在文章中提及台灣曾選擇與某些美方遊說公司合作,而未採用更「川普友好」的路線。惠頓暗示這是對共和黨不敬,並以此推測川普團隊對台的冷淡。這種批評根本就已經是商業公司在得不到合作後的反手攻擊。
面對這種沒有職業精神的惡劣行徑,民進黨政府應該反擊。倘若政府曾與惠頓本人或其公司簽過類似合約,卻又選擇不續約,那麼在他翻臉開罵後,要主動公布過往的合作細節與不再續約原因。此類合約在美國必須依法公開,政府完全有條件以透明化反駁其人之偏頗。
外交人員的士氣建築在政府的信任與支持之上。今日賴清德政府對蕭美琴「任人訕笑、毫無表態」,不僅讓當事人寒心,更讓現役外交官們看清,現在的政府連個基本的骨氣都沒有。同屬政黨的前朝政府也會想,不願意反擊的原因是懦弱還是要切割前朝?
在華府,遊說公司與政府互動早已司空見慣,業界重視「好聚好散」。惠頓若曾與我方合作卻公開撰文攻擊,其行為必在業界引發側目,這本是我方可以用來反制其信用的切入點。然而,賴清德政府選擇靜觀其變,把主動權拱手讓給對方與媒體輿論,甚至寄望於「華府友台人士」代為反駁,這種被動與自我設限,無疑是在外交輿論場上自廢武功。
無論國內政黨立場如何分歧,當外國政客或意見領袖公開羞辱我方代表與政策時,政府必須展現堅定立場,這不是為了護航個人,而是為了維護國家的面子與尊嚴。沉默,不會換來尊重;唯有據理力爭、公開澄清,才能讓對方明白台灣並非可以任意羞辱的對象。
賴清德政府在惠頓事件中的失當應對,不僅傷害了蕭美琴的專業形象,也讓自己政府受到羞辱,賴清德在此次事件中的軟弱與無能,是一次失格的表現,希望賴政府能夠儘快亡羊補牢,進行修補,避免台灣的整體形象再受傷害。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Unspalsh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生活新聞
-
-
開南大學形象系師生攜手征戰選美舞台 勇奪佳績共創美好回憶
(22 分鐘前) -
楊柳颱風侵台!竹市應變中心二級開設 代理市長邱臣遠指示強化防颱整備
(23 分鐘前) -
享受派對音樂 開心舞動身體-就來救國團三民分班
(25 分鐘前) -
颱風往南修!盧秀燕預告下午4點一級開設
(25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