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亞太學者探討既有建築智慧淨零轉型 內政部淨零建築研討會接軌國際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韓羽婕/台北報導
匯聚日本、韓國、印尼及國內產官學界專家學者,內政部昨 (19) 日在台灣科技大學舉辦 「智慧淨零建築國際研討會」,共同探討既有建築物導入智慧建築淨零技術的策略。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委陳彥良、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長王榮進、台灣科技大學副校長陳俊良、台灣營建研究院院長邱建國均親自出席,展現政府對智慧建築淨零技術的重視與期待,吸引近200人到場參與。
董建宏致詞時表示,因應氣候變遷以及台灣社會高齡化造成的人屋雙老現象,賴總統今年10月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中揭示,近零碳建築是實現淨零轉型不可或缺的一環。他強調,政府推動淨零轉型的目的,不是增加業界負擔,而是透過材料轉型、工法創新、預鑄技術與智慧科技導入,再加上金管會以 ESG 引導企業投入,引領一場新的台灣建築革命。
董建宏表示,內政部推動的「近零碳建築減碳旗艦行動計畫」,以「擴大建築能效」、「老宅延壽及社會住宅」及「綠領人才培育」三大主軸為核心,除了加速住宅部門減碳,也希望讓台灣成為世界的綠建築典範,特別在亞熱帶氣候條件下能夠展現出台灣的特色,引領東南亞國家朝向淨零排放發展並彰顯國家實力。

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則表示,金管會自2024年發布「綠色及轉型金融行動方案」至今,包含綠色授信、永續績效連結授信、永續債券發行、保險業投資綠能電廠等,累積投入金額已達新台幣4兆6,838億元,展現出金融體系支持低碳轉型的強勁動能,期待在政府未來的綠色新金融專案下,能持續協助各產業體系加速推動淨零轉型,進一步加速台灣智慧淨零建築的實現。
日本筑波大學教授山下英和介紹日本如何從偏好新屋的市場,逐步轉向重視住宅長壽命化與既有住宅活化。分享日本自 2009 年起以《長期優良住宅普及促進法》為核心,透過耐久性、維護管理、可變性、耐震與節能等性能指標,搭配稅負減免、融資優惠及住宅履歷制度,建立從建造、維修到流通的政策鏈,讓住宅能作為長期資產使用,同時減少建築廢棄物。

韓國弘益大學教授李慶善與印尼蘇門答臘理工學院博士譚羅西,分別從都市化與發展中國家視角分享淨零建築策略。李慶善指出,韓國以零能耗建築(ZEB)、綠色改造與分級法規,使建築政策從目標宣示走向實作落地,並以「人本體驗」整合科技與設計。譚羅西則以印尼非正式聚落為例,強調必須結合被動式設計、智慧工具與社區參與,讓居民共同投入空間更新,才能使智慧與節能真正融入日常。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蔡孟廷與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蔡耀賢也在座談中分享台灣經驗,並和國際講師互相探討法制、技術與在地推動的挑戰,特別是技術瓶頸與民眾溝通等議題,討論熱烈。台灣智慧淨零建築產業聯盟秘書長孟義超強調,本次研討會促成跨國知識交流,也讓台灣在既有建築改善與智慧化轉型上獲得寶貴經驗。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生活新聞
-
-
三貂角燈塔整修 24日起園區暫封閉
(51 分鐘前) -
《玩轉引導力-探索教育企業培訓師認證營》成為職涯推進器
(53 分鐘前) -
港都新創進軍全台最大創業展 高雄青年夢想館掀創新風暴
(53 分鐘前) -
114年11月21日馬太鞍溪堰塞湖現況資訊
(54 分鐘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