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4°
( 36° / 32° )
氣象
2024-06-05 | 周刊王

蕭美琴談黃仁勳數位孿生AI地球「難以想像」 需金融界成產業後盾

蕭美琴談黃仁勳數位孿生AI地球「難以想像」 需金融界成產業後盾
副總統蕭美琴5日上午出席「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並聽起台大風險中心所做的「企業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調查—政府與企業面對淨零轉型遲滯的挑戰」報告。(圖/劉耿豪攝)

[周刊王CTWANT] 副總統蕭美琴5日上午出席「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她提到近期台北國際電腦展聽到令人振奮的科技與想像,包含黃仁勳演講中用AI來創造一個地球digital twin(數位孿生);臺大風險中心也向新政府提出建議成立跨部會強有力的工作小組,包括碳定價、碳費實施期程、加速檢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之用電大戶條款,透過該平台可加速驅動政策創新與鼓勵企業往前走。

蕭美琴出席論壇致詞並聽起第二場「企業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調查—政府與企業面對淨零轉型遲滯的挑戰」報告,提到大家很關注黃仁勳演講當中,一些過去所連她都無法想像得到的觀念,譬如說用AI來創造一個地球digital twin(數位孿生),讓我們對未來整個環境變遷趨勢的掌握,透過政策和科技的導入,減緩氣候變遷對人類生活的衝擊,台灣既然在全球電子供應鏈扮演如此角色,更需要金融界成為產業淨零減碳的後盾。

臺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則說,從調查結果可以觀察到「政治治理、企業治理轉型」兩個層面上的落差,前者可看到「政策法規遲滯導致溫水煮青蛙」、「再生能源推動力道薄弱」,後者為「掌握氣候機會關鍵時刻」、「金融業正因應氣候轉型策略」。

周桂田說,氣候相關揭露金管會政策路徑明確,驅動企業轉型步伐;碳費及其實施期程一再拖延,導致企業實施資訊不明、觀望,影響競爭策略;碳定價缺乏前瞻治理規劃與施行,無法超前CBAM,帶動台灣產業轉型契機。

用電大戶條款檢討一再延宕,導致企業持續觀望;政府與企業需雙向整合前瞻、綠色治理、快速因應國際供應鏈綠能要求;缺乏氣候揭露、碳定價、再生能源總體治理戰略,將導致台灣競爭危機。

而且半數企業無相關人力進行氣候風險評估、使用氣候情境分析與圖資,電子高碳排製造業氣候實體風險評估偏低,顯示競爭警訊;企業可掌握薪酬與ESG績效連結,培育人才已落實氣候風險管理、財務揭露量能。

金融業的多軌策略提出氣候金融商品、要求氣候資訊揭露、落實ESG責任;建構優惠融資條件上的鼓勵企業氣候揭露、低碳產品與製程創新;驅動氣候與綠色金融部分,旅行氣候減碳與調適支柱,促進金融公正轉型。

就政府淨零碳排治理上,我國政策法規未能貫串整合,並且經常遲滯拖延,導致企業在國際淨零競爭上產生系統性風險。雖然金管會推動綠色金融方案2.0至3.0與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企業氣候相關揭露有依序進步提升;但碳費與其實施期程一再延宕,導致企業資訊不明、維持觀望,且大部分未擬定內部碳定價。

因缺乏前瞻之碳定價機制,無法超前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規範,逐步流失臺灣產業轉型契機。同時,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用電大戶條款檢討進度落後,同樣導致多數企業持續觀望、未能即早進行能源轉型相關佈局。

總體而言,政府政策面上在氣候相關資訊揭露、碳定價、能源與低碳轉型缺乏整合與前瞻,導致企業在低碳產品與製程創新、貸款融資等也緩步不前。

周桂田總體分析,缺乏低碳創新氛圍,企業進行氣候相關的實體與轉型風險評估、財務影響評估、情境分析與圖資使用等,都未能大幅進步。並且,企業也面臨人才培育挑戰,薪酬與氣候相關績效之連結也有待強化。同時,金融業正履行推動氣候變遷之重要支柱角色。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