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8° )
氣象
2024-06-16 | 周刊王

重病家屬懇求「想請乩童看看」 ICU醫秒答應...結局感動1.3萬人

重病家屬懇求「想請乩童看看」 ICU醫秒答應...結局感動1.3萬人
陳志金認為病患臨終時,救家屬也很重要。(示意圖/翻攝Pexels)

[周刊王CTWANT] 台灣不少人深信傳統習俗,尤其在家人朋友病危時,更是會期望護身符、符水、乩童能夠發揮「神蹟」,日前加護病房(ICU)醫師陳志金就分享,曾經有家屬小心翼翼的問他,「想要請乩童來看看」,當時他也不假思索的答應,並稱讚對方超稱職,「乩童也可以是我們的伙伴」。

陳志金近日在臉書粉專「Icu醫生陳志金」分享此事,表示自己曾遇到一位病人的家屬小心翼翼的請求,希望能請一位乩童來看看病人,當時陳志金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個請求,家屬也被這出乎意料地回答嚇到,不過陳志金認為,病人的狀況非常嚴重,可能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拖延,「對我來說,現在更重要的是『救家屬』。能夠讓家屬安心的,能夠讓他們盡一份心力的,為什麼不行呢?」

陳志金指出,許多一般醫師可能會拒絕類似的請求,也會以「有毒」、「很髒」等說法來婉拒家屬的符紙、符水,但其實陳志金表示,對醫生來說符水只是「碳灰」,沒什麼大不了的事,且大家中秋節烤肉就會吃很多,「一般醫師會拒絕,其實,打從心理是覺得這些東西很迷信、很無知、而且會覺得自己的專業被挑戰、不被信任」,但自己認為這只是家屬的一番心意,「他們也想要盡一份力量而已,並非對我們的不信任,我認為符水最好的說法,其實就是『家屬的祝福』。我們和家屬一起努力對抗疾病,有什麼不好呢?」。

當陳志金進入病房時,他也發現乩童早已在那裡,並且是一位年輕的女性,完全顛覆了他對乩童的刻板印象,而陳志金也主動與乩童交談,並向她說明病人的情況,並請求她提供幫助。陳志金也笑著說,這位乩童或家屬一定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因為他不僅毫不避諱地告知病人的病情,而且還像是在處理一位會診醫師一樣,清楚地交代病情。

陳志金猜測對方一定認為醫生謝謝她很不可思議,「什麼?我竟然還拜託她?還跟她說謝謝?有沒有搞錯啊?我當然要謝謝她,對我來說,她也是我們的『伙伴』,就像是前來協助『會診』的醫師一樣。我要向她清楚的交待『病情』,她才『知道』要如何『幫忙』,不是嗎?我以前就很常寫『會診單」,讓家屬帶去找神明」。

隨後陳志金也被乩童的表現驚呆,「她手腳比劃、口中唸唸有詞之後,轉頭向媽媽和太太講了幾句話,就突然給媽媽一個深深的擁抱、也給太太一個擁抱!」後來聽護理師轉述,才知道乩童用先生對妻子說話的口吻,對病患太太說,「我上有老下有小,是放心不下,但是也不想回來了,回來也是這樣躺著,很辛苦!也會讓妳和媽媽辛苦!妳要想清楚,我們夫妻同心!」並代替病人執行兩個大大的擁抱。

陳志金也深感佩服這位乩童的專業和敬業態度,並感謝她展現給家屬的關懷與同理心,療癒了他們的心靈。他強調,對他來說,重要的是各種形式的關懷與心靈的療癒,「我們其實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病人好、都想安撫家屬的心靈,只是我們努力的方式不一樣而已。所以為什麼我們不能成為伙伴,互相包容呢?畢竟我們的共同敵人是疾病和無常,並不是彼此啊」。

貼文曝光後也引起眾多網友熱議,迅速突破1.3萬人按讚,不少人紛紛留言表示,「在很絕望的病榻前,即使是具有醫療專業背景的家屬,我也做過這些事,感謝當時醫護人員的體諒」、「太溫暖、同理、客觀了」、「看到哭了」、「阿金醫生一直提到的一句名言,救病人的當下也要救家屬~我深深感受到這句話帶來的深遠意義」、「這是一種有效靈療的方式,確實有機會能縮短減少家屬的悲傷期」。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