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北「樹冰」美景蘊含險機 台旅客受困雪坑1小時險凍死
![日本東北「樹冰」美景蘊含險機 台旅客受困雪坑1小時險凍死](https://news.pchome.com.tw/newsdata/living/crwant/20250209/73908976686287316009.jpg)
[周刊王CTWANT] 所謂「樹冰」,是指當氣溫冷卻至冰點以下的霧和雲吹過樹木時,在樹木表面附著成冰的景象。這是只在東北地區奧羽山脈部份山區,和亞高山帶才會出現的罕見奇景。而日本東北地區也靠「樹冰」奇景每年吸引不少遊客造訪。但在觀賞的同時,也要注意自身安全!一名台灣網友近日到青森縣八甲田山旅遊,想和樹冰美景合影時,不慎陷入深至少1.5公尺的雪坑中無法脫困,求救聲又難以傳出雪坑,差點就要在坑中凍死、餓死。好在受困1個多小時後,終於有人聽到他的求救聲,找來山區纜車工作人員協助他平安脫困。
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日本東北自由行旅遊情報愛分享」說明了自己的遇險經歷,他表示自己8日上午在八甲田山想和樹冰近距離拍照,但在靠近時腳下的地面突然陷落,導致他掉入至少1.5公尺深的雪坑中。
這名網友表示,他原本想要靠自己爬出脫困,但嘗試5、6次之後,卻發現自己反而越陷越深,坑度已經沒頂,才發現腳下是十幾公尺深的鬆軟積雪,當他每次向上掙扎,掉下來的重量就會讓雪坑更為下陷,在他發現不對勁時已達2.5公尺深。
網友表示,此時自己的雙手雙腳已經幾乎失去知覺,因此決定放棄自行爬上去,開始大喊求救,呼喊許久卻沒有人發覺,這時他才想起過去上物理課時,老師曾說過雪可以吸收約60%的音量,讓他不禁擔心不管喊得多大聲都不會有人聽到。
當他被困在雪中飢寒交迫,忍不住開始胡思亂想,想著自己會不會就此喪命於此,甚至直到春天來臨白雪融化之前都沒有人會發現,讓他情緒接近失控,只能繼續歇斯底里的大喊。
所幸經過了將近1個小時,終於有路過民眾聽到他的求救,靠近洞口發現有人陷落,立刻找來八甲田山纜車的工作人員,將已經失溫的他救出。
這名網友還表示,因為自己獲救後已經有些失溫,不得不立刻跑到纜車站的暖爐取暖,來不及向那位好心民眾與纜車工作人員道謝,回去之後已經找不到人,只能將這段經歷寫出來,希望經過傳播能被他們看見。
這名網友總結了自己愈顯得精力,表示:樹冰是樹木的樹頂,可能距離地面十幾公尺,因此旅客踩到的地面「不是真的地面,而是好幾公尺高的積雪」,一不小心就容易踩空,尤其是樹冰的四周很容易有凹槽,拍照時最好和樹冰保持2到3公尺的距離。
他還指出,山形藏王和秋田森吉山等景點的樹冰,聽說有用紅線圍起來,請大家千萬不要自行跨過紅線與樹冰拍照,「如果你和我一樣發生樹冰陷落事件,藏王樹冰或是森吉山樹冰的工作人員,是有權利可以主張,因為是你自己違規越線去摸樹冰的,所以你受傷的醫藥費和救助費用,我們一概不負擔的。」
網友說,他出事的八甲田山樹冰沒有設置紅線,可以自由地去摸,不過還是建議旅客小心一點,儘量走在人多的步道上,想和樹冰近距離拍照也要保持距離,而且「絕對不可以站到凹槽裡」,因為陷落風險很高。如果真的和他一樣發生陷落意外,在自行脫困2至3次失敗後就不要再嘗試,否則會越陷越深,這時候要堅持大喊求救,而且要記得「頭往上仰朝、正上方喊」,這樣求救聲比較不會被雪阻礙。
這名網友提醒,觀光客可以追蹤各地纜車站的IG或臉書,假如真的出事且沒人發現時,至少可以傳訊息給這些纜車站的人員求救。此外,旅客身上也可以準備繩子和暖暖包,減少遭遇意外後的失溫風險,並讓救援人員可以用繩子拉人出來。
其餘網友看到這名原PO的驚險經歷,紛紛留言表示,「樹冰的情況真的很特殊,我目前去的滑雪場,從早上5點開始就會開始用壓雪車壓雪。沒有使用壓雪車的區域,基本上會用圍欄繩圍起來禁止進入」、「感謝樓主驚險的經驗分享,建議以後去看樹冰的熱帶地區民眾一定要先閱讀這篇貼文」。還有網友建議,「身上如果有哨子就可以求救,或也可以用手機答鈴聲、鬧鐘聲響等來求救。」
此外,過去英國《BBC》也曾分享一支滑雪客救助掉入雪坑路人的影片,提醒在冬日張區,樹木周遭經常會形成容易陷落的「雪坑」、「雪井」,造成路人陷入其中遇險。從這支影片或許也可以想像,此前這名台灣遊客在受困雪坑被救出時的危機境況。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
開運達人楊登嵙 2025年「元宵節」如何求財 補財庫?
(36 分鐘前) -
臺南捷運綠線修正啟動專家諮詢及民意溝通作業
(46 分鐘前) -
跟隨星際使者進入平行宇宙 中台灣燈會「時空狂想曲」
(51 分鐘前) -
民團質疑通學環境 南市:已爭取逾11億改善97校步道
(53 分鐘前) -
業者進口自力推動掘井機 應正確申報統計用數量
(55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