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9 | 周刊王

相隔近百年,有宜蘭漁民捕獲1頭印度太平洋儒艮。(圖/報系資料照)
上次發現是88年前! 宜蘭漁民捕獲稀有美人魚「儒艮」引發學界關注

[周刊王CTWANT] 宜蘭1名陳姓漁民於25日清晨,透過粉鳥林距離岸邊約800公尺處的定置漁網,意外捕獲1頭「印度太平洋儒艮」。台灣過去曾是儒艮棲息地之一,不過儒艮在台灣周遭已經多年未見,被認為已經滅絕,如今相隔近百年,再度見到儒艮蹤跡,也引發學界關注。
宜蘭這名陳姓漁民捕獲的印度太平洋儒艮,體長約300公尺,重達500公斤,漁民將捕捉的過程記錄下來後,又將其放回大海。中華鯨豚協會指出,儒艮棲息範圍北至沖繩,南至菲律賓、印尼一帶,台灣過去也是儒艮棲息地之一,不過已經多年未在台灣周遭海域發現蹤跡,被視為滅絕,全球儒艮數量也在持續下降中。
根據中華鯨豚協會消息,上次的正式捕獲紀錄是1931年,在屏東恆春有漁民捕獲。最近發現儒艮的時間則是在88年前,曾有傳言道有北海岸漁民在1937年時捕獲過儒艮,但未有正式紀錄,也無詳細地點。
據了解,儒艮被視為是美人魚的原型。相隔近百年,再度於台灣發現儒艮蹤跡,有學者就推測是洋流或是為了追捕食物而到達台灣周遭海域,不過這也可能顯示出台灣海域仍存在儒艮的族群,只是數量太少,沒被發現。這次在粉鳥林捕獲儒艮的消息,也引起學界關注。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
-
中西區光賢交通公園正式啟用 黃偉哲致力扎根兒童交通安全教育
(12 分鐘前) -
素食饕客快筆記!市場隱藏版素食美味大公開
(15 分鐘前) -
兒童節帶孩子放電看這裡!大臺南共融式特色遊戲場
(17 分鐘前) -
「in臺南‧無影藏」十周年徵件開跑 特映歷屆精選得獎作品
(20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