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5 | 周刊王

桃園市府在景福宮周邊設置防撞柱,每支要價2萬6700元,引發爭議。(圖/翻攝自于北辰在桃園臉書)
![桃園景福宮前防撞柱「1支2萬6」!一碰就壞還得照價賠 都發局回應了]()
桃園市議員于北辰日前針對景福宮周邊防撞柱議題提出質詢。(圖/翻攝自于北辰在桃園臉書)
桃園景福宮前防撞柱「1支2萬6」!一碰就壞還得照價賠 都發局回應了

[周刊王CTWANT] 桃園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推動舊城再生,以南、北桃園舊市區車站前、在地生活、文化信仰街區為核心,推動雙城人本環境旗艦改造計畫,去年開始施作桃園區景福宮周邊人行環境改善工程,包括拉寬轉角行人等待區空間、人行道舖磚及設置車阻等。不過,景福宮外的防撞柱每支竟要價2萬6000多元,引發爭議。
據了解,都發局自去年9月18起至今年1月中,對景福宮四周的人行空間進行拓寬,分為5階段進行,採左右交叉施工,拉寬轉角行人等待區空間,降低車行轉彎視覺死角,將縮短步行過馬路距離,人行道舖磚及車阻選色上,也配合廟宇、周邊建物的意象,打造歷史街區感,讓民眾體驗以行人優先的舊城轉變。
「景福宮防撞柱,一支要價2萬6,民眾能接受嗎?」桃園市議員于北辰日前在市議會質詢時表示,市府為了行人安全,在景福宮設了57支防撞柱,但每支竟然要價2萬6,700元,雖然是日本原裝進口的設備,但價格是否合理?是「示警」還是「保護」?為什麼車輛一碰就壞?還要民眾原價賠償?

于北辰認為,安全應該有,但預算不能無上限,「這樣的高額支出是否有考慮過更合理的採購方案?是否能引入保險或分級賠償機制?」對此,都發局說明,景福宮周邊人行道裝置的車阻,是為了推動舊城再生過程,規劃視覺統一的公共設施,因此選擇深色系的安全桿搭配反光貼紙,取代傳統防撞桿,來突顯中正路大廟街景視覺景觀。
都發局指出,近期確實接獲多起損壞通報,有部分用路人因不習慣調整後的廟前路型,在轉彎時不慎碰撞安全桿,目前已加以檢討,並另尋替代方案,未來將改採成本較低的同色系安全桿,避免造成市民困擾。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
-
NGO與企業如何推動ESG 陳厚銘:從捐助者邁向共創夥伴關係
(22 分鐘前) -
彰縣推童萌卡 將辦特約店家說明會盼踴躍加入
(28 分鐘前) -
金門金湖酒客夜晚砸酒店 1人頭部受創後送台灣治療
(37 分鐘前) -
母親節估國道交通量增2%到4% 12處實施匝道儀控
(39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