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7°
( 31° / 19° )
氣象
2025-04-29 | 周刊王

茶人茶事╱塵封數十年 中、泰、台三地傳世老茶重現台北

茶人茶事╱塵封數十年 中、泰、台三地傳世老茶重現台北
遠從泰國柯成興茶行帶回的鋁罐裝老茶。(圖╱吳德亮攝)

[周刊王CTWANT] 1875年成立於廣東省潮州市鳳凰鎮的「柯成興茶行」,因家族風水寶地形狀宛如烏龜,面朝北方,而以「金龜朝北斗」商標聞名於當時的茶葉市場,後來更在泰國首都曼谷成立「柯成興茶行兩合公司」,為當時泰國四大茶商之一。

1910年柯成興第三代赴台成立台灣柯成興茶行,並在台北大稻埕貴德街收購茶葉精製,外銷回泰國母公司及馬尼拉、印尼、越南、新加坡等地區,歐洲則由香港轉銷,進而將茶品行銷推廣至世界各地,民國五、六十年代外銷達於鼎盛,至1975年才改為貿易公司停止銷售茶葉。

而「柯成興茶行」1960年代前後製作的各式封箱台灣老茶,因國際局勢變動而不及外銷,一直藏於台北貴德街倉庫,至二、三十年前才輾轉為三峽資深茶人取得,完好封存至今。2022年且由台北逸春行取得獨家授權,於當年陸續於台北、台中等三地舉辦「開箱」茶會,三場都被現場來賓以罕見的歷史新高價格秒殺認購一空,不僅在台灣茶界與收藏圈傳為佳話,也為當時疫情籠罩下的景氣注入全新的活水,令人振奮。


茶人茶事╱塵封數十年 中、泰、台三地傳世老茶重現台北
兩年前在古物鑑定專家秦嗣林、兩岸知名茶文化大師吳德亮的見證下,由逸春主人陳逸恩為「珍蘭鐵觀音」當場開箱。(圖╱吳德亮攝)

事隔兩年,逸春主人陳逸恩再接再厲,不辭辛勞多次遠赴泰京曼谷多方打聽積極尋訪,終於找到早已歇業的泰國「柯成興茶行」母公司,將留藏至今的老茶全數收購回台,一次將中、泰、台三地早年產製的茶品來個大團圓,可說喜事一樁,再度引起各方矚目。

架上堆滿的黃色鐵罐,除了上蓋斗大寫實的「金龜朝北斗」商標,以及罐上中泰文並列的「特級萬壽香」字樣,還有QUALIFIED JASMINE TEA英文標示,「合格的茉莉花茶」?看我一臉困惑,陳君趕緊拆開內包裝取來茶器沖泡,條形的外觀在茶則上呈現烏褐的油潤光澤,開湯後在白色瓷杯則蕩漾深紅褐色,杯壁還有明顯的金色彩圈。待輕啜入口,感覺不像台灣早年的烏龍茶,應為來自潮汕、當時帶有茉莉花香型的單欉水仙吧?其實鳳凰單欉的花香本因茶樹品種不同,在烏崠山獨特的土壤、天候與茶樹生長環境所造就的特殊口感。只是年代久遠,花香只能用想像來呈現了。特別的是鐵罐標示為台灣製造,推論應為潮汕生產、台灣包裝、泰國銷售吧?


茶人茶事╱塵封數十年 中、泰、台三地傳世老茶重現台北
標示泰國柯成興茶行兩合公司的「萬壽香」鐵罐老茶。(圖╱吳德亮攝)

鳳凰單欉最早的名稱為「鳥嘴茶」,傳說遠在南宋末年,宋帝趙昺南下潮汕,路經鳳凰山區烏崠山時,突然感覺口乾舌燥,隨從急忙在路邊採下一種葉尖彷彿鳥嘴的樹葉加以烹煮,也有另一個版本是「山民獻紅茵茶湯」,飲之果然止渴生津、立奏奇效,當下龍心大悅而賜名為烏嘴茶。

儘管只是一個美麗的民間傳說,茶樹卻從此廣為栽植,地方稱為「宋種」或「宋茶」,至今已有九百多年歷史了。目前在號稱「潮汕屋脊」的烏崠山尚存有300~400歲高齡的老茶樹,被稱為宋茶後代。

而逸春行此次從泰國柯成興茶行購回的「烏崠鳳凰『宋本』」,無論是否為「宋種」?應該也相去不遠了。而從茶湯雲腳的表現、溫潤的口感,以及黏稠的粥感及舌尖上漫舞的甜醇來看,出自1960年代潮汕應無問題了。


茶人茶事╱塵封數十年 中、泰、台三地傳世老茶重現台北
烏崠鳳凰單欉開箱沖泡。(圖╱吳德亮攝)

大團圓的中、泰、台三地早年產製的各款老茶,當然不僅限於鳳凰單欉,還包括武夷岩茶、台灣早年烏龍茶等,即將在5月7日至5月12日,以「傳世好茶、逸春呈現」為主題,於台北市內湖區行善路「翔輝畫廊」完整展出,每日下午二至五時現場均有專業泡茶師沖泡個款老茶,5月10日(週六)並舉辦僅存最後一箱的「珍蘭鐵觀音開箱茶會」,名額有限,有興趣的愛茶人士可前去官網報名。

報名網址: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ivglLv0Vut1sMjaUoPQY4RYugCXnjOipzz0hmsfLk243AtQ/viewform

◎作者簡介:

兩岸知名茶文化作家吳德亮,兼具作家、畫家、攝影家、茶藝家、資深媒體人等多重身份,至今已出版著作近50本(含15本茶文化暢銷大書),尤以近年在兩岸熱銷的《普洱藏茶》、《普洱找茶》、《台灣茶器》、《台灣喫茶》、《台灣人文茶器》、《台灣的茶園與茶館》、《戲說六大茶類》、《找茶就是找故事》等最受矚目。

吳德亮曾獲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中國時報文學獎、台灣茶協會傑出茶藝文化獎。曾任新聞周刊總編輯、報社主編,曾為《新新聞》、《人間福報》、《獨家報導》、以及中國大陸《茶道》等專欄作家;現為兩岸各大報刊專欄作家,北京大學《中華茶通典》學術暨編纂委員、已出版之《中華茶器具通鑑》大型套書編撰委員暨三卷主編。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