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5-03 | 周刊王

駕駛注意!她怨「換胎好貴」 內行揭1狀況上國道開罰6千

駕駛注意!她怨「換胎好貴」 內行揭1狀況上國道開罰6千
根據交通部規定,輪胎胎紋深度不得低於1.6公釐。(示意圖/翻攝Pexels)

[周刊王CTWANT] 輪胎的使用與更換時機,是許多駕駛人關心卻不甚了解的議題。除了遵守交通規則,行車安全更應從車輛本身做起,尤其是與行駛穩定性息息相關的輪胎。根據交通部規定,輪胎胎紋深度不得低於1.6公釐,若未達標準仍行駛於高速或快速公路,將可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處以3000元至6000元罰鍰。

一名女網友近日在社群平台Threads分享經驗,她表示車子已使用六年,日前送去保養時被工作人員提醒輪胎該換了,然而一聽到價錢讓她覺得負擔不小。

這篇貼文引發不少討論,網友們紛紛分享自己更換輪胎的習慣與經驗。根據多數汽車維修業者與內行網友的建議,輪胎的使用壽命一般約為五年,惟實際狀況會受到駕駛習慣、行車路況、氣候條件與輪胎本身品質等因素影響。

正常使用的經濟型輪胎可提供大約三至四萬公里的行駛里程,而性能胎則約可使用兩萬公里。不少車主也表示習慣以四年或六萬公里為更換參考基準。

除了里程與年份,胎紋的磨耗程度與輪胎的外觀狀況也是重要指標。一旦出現明顯的裂痕、異常磨損或已磨耗至胎面安全磨耗指示點,就應盡快更換,以維護行車安全。事實上,自民國103年起,交通部已將輪胎胎紋深度納入車輛領牌與定期檢驗的檢查項目,足見政府對此議題的重視。

胎紋的功能不僅是增加煞車時的抓地力,更能有效排出積水路面所產生的水膜,提升車輛在雨天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同時,胎紋還能幫助輪胎在行駛時散熱,減少因高溫導致的損耗與意外風險。

輪胎的胎壓也不可忽視,正確的胎壓有助於延長輪胎壽命、提升燃油效率與車輛抓地力,建議車主每月檢查一次胎壓,並在冷車狀態下進行。此外,行駛距離每達一萬公里應檢查胎面磨耗情況與定位角度,至少每兩萬公里應進行四輪定位調整,以確保行駛平衡。

不少事故案例顯示,胎壓不足、胎紋過淺、輪胎老化或外部異物刺穿,皆可能引發爆胎,進而導致車禍。若車主長時間忽視這些問題,不僅增加風險,還可能面臨高額罰鍰。

專家提醒,即使胎紋尚未完全磨平,隨著時間推移輪胎橡膠也會因老化、硬化而降低彈性與性能,建議車主依照年限定期更換輪胎,切勿僅依外觀判斷,才能真正確保行車安全,不讓荷包與生命安全受到威脅。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