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天熱如夏!高溫飆破36度 5月下旬迎梅雨季

[周刊王CTWANT] 氣象署指出,今(15日)各地大多仍為晴到多雲的天氣,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不定時有零星短暫陣雨,其中下午到晚上的降雨會比上午明顯些,大台北地區及其他山區午後也有局部短暫雷陣雨。
氣象專家吳德榮在專欄洩天機教室指出,今日各地區晴朗,午後雲量略增、東半部及山區偶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各地氣溫偏高,中午前後紫外線強、要注意防曬、防中暑。各地區氣溫為,北部20至34度、中部19至35度、南部21至36度、東部21至35度。
吳德榮指出未來10天熱如夏,明日至下週六(16至24日)滯留鋒在東海至華中一帶南北徘徊,台灣在其南方的暖氣團内,各地大都晴時多雲,白天「熱如炎夏」最高氣溫達36度,下週還會再高一些,東半部及山區午後偶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
明日、週六(16、17日)環境水氣稍增,東半部及山區午後降雨範圍稍擴大。下週四(22日)滯留鋒稍靠近,不穩定度稍提高,但午後局部短暫降雨的型態、改變並不大。至於第3波「梅雨季」鋒面何時影響台灣?吳德榮表示,未來10天機率不大,還得繼續觀察。
氣象專家林得恩也指出,「今年迄今,還沒入梅!」每年的5、6月,就是台灣的梅雨季,依氣候統計及觀測經驗來看,「入梅」通常是指每年梅雨鋒面開始穩定地影響台灣的時間點,而這樣的梅雨鋒面常具有滯留鋒的重要特徵。鋒面滯留的位置,就在中國華南至巴士海峽一帶,連續幾天影響台灣的天氣,包含會出現連續性的鋒面顯著降雨,鋒面也常會伴隨有雷陣雨及強陣風等劇烈天氣現象;此又與午後對流降雨或颱風雨的雨型非常不同。因鋒面秉性與冷鋒不同,所以氣溫下降不會太明顯,但環境濕度則會明顯增高。
依目前的氣候模式預測資料顯示,今年在5月中旬前,還看不到有西南季風進入南海的影子;但若以季內振盪的趨勢來看,輻合帶有機會在5月中、下旬來到印度洋的東部,若此趨勢不變,將會帶動西南季風在5月下旬進入南海,典型梅雨鋒面就有機會在此時出現,也應該是今年「入梅」的較佳時機。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
斥資逾18億元 花蓮污水下水道將北延新城鄉
(19 分鐘前) -
綠營縣市長提名草案出爐!這些縣市擬辦初選
(22 分鐘前) -
南臺科大榮獲114年全國學生會成果展 年度特色展現「會務創新運作」獲獎 學生會轉型運作卓越
(24 分鐘前) -
嘉義縣長照向下扎根計畫 世代共融培養孩子同理心
(24 分鐘前) -
嘉義縣復育阿里山油菊 翁章梁帶領小朋友種下樹苗
(25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