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1°
( 33° / 29° )
氣象
2025-05-19 | 周刊王

為何橘貓大多是公貓? 日美研究團隊直指「這因素」影響

為何橘貓大多是公貓? 日美研究團隊直指「這因素」影響
(圖/廖梓翔攝)

[周刊王CTWANT] 許多鏟屎官跟貓奴都知道,橘貓可以說是混血貓咪中最常見的顏色,但你可曾注意到,其實大多數的橘貓都是公貓,只有少少的橘貓才是母貓。這個毛色與性別的謎題,在日美的專家研究下,近日終於有了更明確的答案。日本與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兩支獨立研究團隊於15日發表的最新研究指出,橘貓毛髮的產生與X染色體上一段遺失的DNA密碼有關,這段缺失就位於調控毛色的蛋白質ARHGAP36基因附近。

根據《freep》報導指出,史丹佛遺傳學教授巴許(Gregory Barsh)表示,這段遺失的DNA會導致ARHGAP36基因的表現量暴增至正常的十倍左右,進而讓貓毛產生更多紅色、橘色或黃色的色素。

巴許解釋,這類突變相當罕見,不同於常見導致基因失活的人類遺傳疾病,這次的突變反而強化了基因表現,且影響僅限於控制毛髮、眼睛與皮膚色素的色素細胞。

具體來說,ARHGAP36基因的過度表現,會干擾一條存在於各種動物細胞中的核心荷爾蒙訊號傳導路徑。這條路徑通常會促進黑色與棕色素的生成,但一旦被抑制,色素細胞便轉而製造紅色與黃色素,最終呈現在貓毛上就是橘色的外觀。


為何橘貓大多是公貓? 日美研究團隊直指「這因素」影響
(圖/廖梓翔攝)

這項基因發現也進一步說明,為何約有80%的橘貓為雄性。由於ARHGAP36位於X染色體上,公貓的性染色體為XY,因此如果ARHGAP36沒有缺失的話,毛色就是黑色的,如果ARHGAP36有缺失,毛色就是橘色的。雄性貓僅需一條X染色體帶有突變即可呈現橘色毛色。

而母貓的性染色體維XX,必須兩條X染色體都帶有突變才會變成橘毛,因此發生機率因此大幅降低,這就直接解釋橘貓性為何是「男多女少」的情況。

但相對的,根據日本九州大學退休教授佐佐木裕之的研究,他們發現,如果母貓其中一條X染色體上出現ARHGAP36的缺失突變,毛色就會變成有白、橘、黑三種顏色的三花貓。這也造成三花貓大多是母貓居多,公貓極少的情況。

但這項發現的意義,並不僅限於了解貓的毛色而已。巴許解釋,ARHGAP36基因在人類等動物中同樣存在,深入研究其表現對整體荷爾蒙訊號傳導機制有重要啟發。他與團隊也透過志工與非營利組織的合作,在貓展中收集貓咪的口腔拭子,並與絕育診所協調,獲取母貓懷孕時所遺棄的胚胎組織樣本,用以進行組織分析與基因研究。

雖然日本與美國這兩項研究是各自獨立完成的,但雙方團隊在過去一年持續聯繫,最終決定將研究成果同日發表於同一本期刊《Current Biology》,共同為解開橘貓毛色之謎寫下重要的一筆。


為何橘貓大多是公貓? 日美研究團隊直指「這因素」影響
(圖/廖梓翔攝)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