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電話賠上退休積蓄!67歲男動憐憫之心 換得妻子離家出走

[周刊王CTWANT] 67歲的高橋良夫(化名)原本過著許多人稱羨的退休生活。長年在地方一家中型企業任職,退休後擁有約2500萬日圓(約新台幣500萬元)的積蓄,每月還可領取22萬日圓(約新台幣4.4萬元)的年金收入。他與68歲的妻子冴子(化名)過著安穩的生活,偶爾外出旅行、享受外食,日子雖不奢華,卻也自在安穩。
然而,一通突如其來的電話改變了一切。打來的是高橋的弟弟啟(化名,58歲),電話那頭傳來顫抖又急促的聲音:「我最近頭痛得很厲害,連站都站不穩……醫生也查不出原因,我真的快撐不下去了。」
弟弟長年打零工,沒有固定工作、無積蓄、無伴侶,也沒有住所,長期過著社會邊緣人的生活。高橋與妻子討論後,決定讓弟弟搬進家中共同生活,期望能提供必要的照顧與支援。
但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很快浮現。弟弟搬入的第一週,高橋便前往市政府,希望替弟弟申請生活與醫療上的補助,卻被告知由於存在「親屬扶養義務」,政府建議應先由家屬提供支援。這項制度讓高橋措手不及,也成為日後經濟壓力不斷累積的開端。
家庭支出迅速飆升,不僅三人份的伙食與水電開銷翻倍,弟弟還頻繁看診,每月就醫兩至三次,自費藥品與保健食品更是接連不斷。高橋每次面對弟弟的要求幾乎無力拒絕,積蓄開始加速流失。看在妻子冴子眼中,既心疼又無奈,不滿情緒隨著日子累積,最終選擇離家出走,留下高橋與弟弟兩人。
對此,有社福專家提醒,遇到親人突發困難雖令人同情,但應避免一味給予金援,建議及早尋求外部資源協助,例如地方政府提供的就業輔導、醫療補助方案,或社區支援中心的介入協商。更重要的是,家中應明確劃定支援範圍與時限,避免最初的「協助」變成長期的「拖累」。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
-
離岸風電海鼎一環差再審 環委要求加強漁民溝通
(32 分鐘前) -
媽媽餵稱「配方奶糖量=可樂」!食藥署澄清
(34 分鐘前) -
彰化市、和美鎮9月3日起大停水 7萬4千戶受影響
(36 分鐘前) -
早產嬰北上搶命 國道紅斑馬暖心護送一路綠燈
(36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