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1° / 28° )
氣象
2025-08-28 | 周刊王

茶人茶事╱台灣人文茶器閃耀國際時尚舞台

茶人茶事╱台灣人文茶器閃耀國際時尚舞台
被譽為「台灣官窯主人」的蔡曉芳大師的嬌黃釉蓋杯組。(圖╱吳德亮攝)

[周刊王CTWANT] 2012年5月,世界頂級時尚精品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巴黎Asnieres工場,為慶祝台北101大樓概念店開幕,法國總部特別設計了全球限量僅三款的茶箱,分別以Epi彩虹色系皮革製作紅、綠及橙色,內置蔡曉芳大師的茶壺、茶海與六只茶杯含杯托,加上竹雕大師翁明川的竹雕茶則與茶匙,所構成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現代經典之作,每款台幣108萬元的天價絲毫沒有嚇壞國內外收藏家,除了以抽籤方式才能購得並立即「秒殺」售罄外,之後更與家扶基金會合作推出「築路計畫」專案,將茶箱另以鱷魚皮訂製後加上上述茶具,以起標價150萬元義賣捐出,為21世紀茶器與時尚的結合開啟了嶄新紀元。


茶人茶事╱台灣人文茶器閃耀國際時尚舞台
竹雕大師翁明川以原住民圖騰為意象創作的的竹雕茶則與茶匙。(圖╱吳德亮攝)

包括以上兩位名家,台灣許多充滿人文思維、作品紅遍兩岸的茶器名家,創作茶器除了陶瓷器,也包括國人較少知曉的金、銀、銅、鐵器與漆器,以及介於陶與瓷之間、兩岸都鮮為人知的炻器等。我都曾在2012年出版的《台灣茶器》與2015年《台灣人文茶器》兩本暢銷大書詳細論述,甚至將其選入2019年我為北京編撰出版的《中華茶器具通鑑》大型套書內。

比較起已有900多年歷史的宜興紫砂,台灣茶器起步雖晚,卻因為許多文人的參與、藝術家的積極投入,很快就跳脫單純的實用功能,提升至藝術創作與文人壺的境界。21世紀的今天,台灣茶器無論在材質突破、造型創意、實用功能、釉色表現、多元媒材的注入等,都有令人刮目相看的表現,閃耀兩岸三地與國際舞台,甚至躋身歐美時尚精品。

例如源於921大地震大地的省思而出的台灣岩礦壺,二十多年來名家輩出,包括鄧丁壽、古川子、游正民、三古默農、廖明亮、葉樺洋、江世為、林育賢等,以本土數十種天然岩礦結合陶土調配,燒成土胎質地堅硬,壺胎呈現光芒的質感,在兩岸乃至東亞、歐美都廣受青睞。


茶人茶事╱台灣人文茶器閃耀國際時尚舞台
台灣岩礦壺名家葉樺洋滿天星斗的金銀岩礦燒。(圖╱吳德亮攝)

而柴燒名家吳金維則堅持不用金釉、白金釉、金箔或任何塗料,純粹以「一土、二火、三窯」的嫻熟技法與異於常人的創作心境,在屢敗屢戰的千百回柴燒烈火質變中,成就了兼具黃金光澤與多種色彩自然互補的炫燦。


茶人茶事╱台灣人文茶器閃耀國際時尚舞台
柴燒名家吳金維不用金釉、金箔或任何塗料純以柴燒成就黃金璀璨的茶器。(圖╱吳德亮攝)

同樣柴燒,陳金旺的「藍瀑天目」,除了不上釉燒出上下分別有金口與金足劃上完美驚嘆號、顯得貴氣十足的天目盞,更有如浩瀚星際中曼妙共舞的飛天女神的「藍瀑星空壺」。還有以金釉加飾於壺把,再以金毛獅王為壺鈕,甚或陽刻經文於壺身,使原本的陶壺呈現貴重金屬奢華感的劉世平,再再都令人驚艷。


茶人茶事╱台灣人文茶器閃耀國際時尚舞台
柴燒名家陳金旺有如浩瀚星際中曼妙共舞飛天女神的藍瀑星空與天目盞。(圖╱吳德亮攝)

茶人茶事╱台灣人文茶器閃耀國際時尚舞台
劉世平金獅為鈕、《大學》文字大氣陽刻的創作壺。(圖╱吳德亮攝)

傳承北宋「建盞」而來的現代天目,台灣也不乏創作的名家,從蔡曉芳大師以降,還有劉欽瑩、江有庭、邵椋揚、江玗、黃存仁、曾冠錄等。

早於1983年作品就獲英國前首相奚斯收藏而聲名大噪,且曾進軍法國羅浮宮展出的翁國珍大師,八○年代獨創「單手內撐」技法,拉胚時以單手由內往外撐,成就「大地的省思」系列作品,獨樹一格地以大地裂紋為創意融入茶器,讓人一定程度感覺了大地撕裂的強烈震撼。


茶人茶事╱台灣人文茶器閃耀國際時尚舞台
翁國珍大師獨創單手內撐技法成就「大地的省思」作品。(圖╱吳德亮攝)

而「天官窯」的蔡永志燒出的炫麗釉色,都能與璀璨的星空或不斷變幻的天象相媲美,對釉色的頓悟靈感也全都來自浩瀚星空。強調出窯的表現,以純熟的泥與火掌控功力,將青瓷底呈現月白、天藍、天青、水藍、水綠、翠綠等不同變化。

台灣人文茶器與清代文人壺最大不同處,在於傳統文人壺名家泰半為或隱或仕的知識分子,深諳文學藝術,或以詩書茶畫抒發情懷,表現封建士大夫的閒情逸致。而台灣現代茶器作者,儘管洋溢更多的活力、生機與熱情,卻大多來自民間,以充分的人文思維出發,用各自不同的媒材傳達、彰顯個人的文士趣味。

包括引領風騷的蔡榮祐、陳佐導、陳秋吉等資深名家,以及叱吒兩岸的金銀壺大師陳念舟,深耕景德鎮紅遍對岸的台灣名家劉欽瑩、還有以紫砂壺創作榮膺對岸「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林靖崧。更有將陶土「窯」身一變,成了鐵鏽斑斑的機器人茶倉,或螃蟹大螯作為側把的茶壺,飽含超現實主義美學的各種茶器創作的張山。開創台灣新陶色的吳晟誌。注入多元媒材的李幸龍、章格銘、林義傑;不斷嚐試各種製作方式與釉藥表現,使得作品色澤飽滿且更多變化的蔡江隆、吳淑惠伉儷;青花名家雨墨(柯志正)、官窯蘇保在;釉燒名家李永生、陳雅萍、宋弦翰、蔡依儒、陳瑞諭、胡定如;金銀壺名家林國信、蔡長宏、劉邦顯、陳水林;鐵壺更勝日本的黃天來;漆藝名家廖勝文、梁晊瑋、李國平;柴燒名家羅石、李懷錦、陳芳蘭、黃福昌等,限於篇幅,無法一一列舉了。


茶人茶事╱台灣人文茶器閃耀國際時尚舞台
深耕景德鎮紅遍對岸的台灣名家劉欽瑩創作的汝窯「春歸」茶器組。(圖╱吳德亮攝)

茶人茶事╱台灣人文茶器閃耀國際時尚舞台
張山飽含超現實主義美學的各種機械獸與變形金剛創作的茶器。(圖╱吳德亮攝)

茶人茶事╱台灣人文茶器閃耀國際時尚舞台
黃天來以鑄鐵外加釉燒成就的鐵壺驚艷兩岸三地。(圖╱吳德亮攝)

茶人茶事╱台灣人文茶器閃耀國際時尚舞台
蔡江隆作品色澤飽滿加上層次繽紛的炫燦,又不失深沉內斂的古雅。(圖╱吳德亮攝)

茶人茶事╱台灣人文茶器閃耀國際時尚舞台
李幸龍以漆藝注入陶燒成就的多元創作壺。(圖╱吳德亮攝)

因此近年來,我不斷受邀赴兩岸各地演講台灣茶器,包括各大學或文創機構、藝術中心等,甚至還在以紫砂獨領風騷數百年的宜興市,受邀於「陽羨茶博物館」做專題演講;在在都說明了,台灣人文茶器近年在兩岸發燒的盛況。

我有幸在詩聖杜甫仙逝1200多年後的今天,受邀登上湖南省長沙市的「杜甫江閣」,以「台灣茶器的崛起與興盛」為題做專題演講。主辦單位說這是江閣新建以來,第一位受邀登樓演講的台灣詩人,也是第一次以茶器為主的演講,顯然台灣茶器近年迅速崛起,已成為對岸茶藝或茶器界最關切的話題了。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