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4°
( 35° / 32° )
氣象
2025-09-20 | 周刊王

專家揭「不必浪費錢」7大用品 別再花錢買瓶裝水

專家揭「不必浪費錢」7大用品 別再花錢買瓶裝水
專家提醒別再花錢買瓶裝水,既浪費錢又不環保。(示意圖/Pixabay)

[周刊王CTWANT] 在通膨壓力與生活成本高漲的時代,如何聰明消費成為多數家庭的課題。根據美國的心理健康保健公司「LifeStance」調查,83%的美國人因物價上漲、經濟衰退擔憂而感到財務壓力。理財專家Melanie Musson指出,許多高價商品並不等於高品質,懂得分辨哪些可以「省下來」,能讓荷包壓力大幅減輕。

以下為專家歸納出的「不要在這7種日常用品上浪費錢」項目:

1.昂貴太陽眼鏡

美國眼科醫學會指出,便宜的藥妝店墨鏡只要標示「100%防紫外線」,保護效果不輸高價品牌。若想追求名牌,則可選擇像Costco這類通路,設計師品牌價格僅為百貨公司三分之一。

2.小包裝食材

廚房常用的調味品或乾貨,買小份量其實更花錢。例如香草精在Costco買16盎司僅需14美元,但在一般超市1盎司就要近5美元。長期累積差距可觀。

3.名牌藥品

多數學名藥與原廠藥成分、劑量完全相同,差別只在包裝與品牌。學名藥通常便宜一半以上,效果並無差異。

4.季節性裝飾

節慶擺飾雖吸睛,卻常被大幅加價。事後往往大量下折扣,或能在折扣店、二手商店以更低價格買到。專家建議僅在耐用、可重複使用的經典裝飾上多花一點。

5.奢華美妝品

昂貴化妝品往往是行銷費用大於產品差異。許多平價品牌口碑不差,成分也接近。購買前查看成分表與使用者評價,能避免不必要的開銷。

6.名牌商品

不少自有品牌與大廠其實同源,例如Costco的Kirkland Signature部分產品與國際品牌同廠生產,規格相近,差別只在外包裝。

7.瓶裝水

長期購買瓶裝水成本高,且製造塑膠垃圾。美國多數城市自來水符合法規,搭配濾水壺或濾水設備,再配合環保水瓶,即能兼顧口感與節省支出。

專家強調,消費者在每筆支出前若能檢視商品本質,而非僅看品牌與價格,就能大幅減輕財務壓力,真正做到減少不必要開銷,將錢花在刀口上。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