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4° / 28° )
氣象
2025-09-25 | 周刊王

茶人茶事/富士山下名茶飄香

茶人茶事/富士山下名茶飄香
在富士山下無限開闊的勝景中,放眼所及盡是一畦畦綠油油的茶園。(圖/吳德亮攝)

[周刊王CTWANT] 假如要舉出一個最能代表日本的地方,你會先想到那裡?平安時代的古都京都?巍峨的大阪城天守閣?流行服飾尖端的銀座?青少年飆舞購物的天堂原宿?燈紅酒綠的新宿歌舞伎町?模仿巴黎愛菲爾的東京鐵塔?或者是外來的狄斯奈樂園?都不是。在多數日本人的心目中,正確答案應該是富士山吧?

富士山是日本第一聖山,跨越靜岡、山梨兩縣縣境。主峰呈圓錐形,山麓則為優美的裙擺下垂弧度,儘管海拔只有3,776公尺,比我國的玉山略低,但卻正如她「不二的高嶺」別稱一樣,擁有傲視日本第一的高度及完美無瑕疵、端莊秀麗的姿態。

在色彩的美感上,富士山也不遑多讓,不同時間且隨著光線與氣候的游移轉換,呈現豐富多變的表情。正如當代文學大師川端康成所說:「想要觀看旭日與夕陽的色彩,看看富士山就行了,因為富士山會染上早晨與黃昏時的顏色」。

對愛茶人來說,富士山更是孕育好茶的聖山,除了做為全球馳名、泡茶首選的富士山雪融水外,在富士山下無限開闊的勝景中,放眼所及盡是一畦畦綠油油的茶園:每逢四月採茶季節,但見身著傳統採茶衣的婦女穿梭在茶園中,手腳俐落地摘採春茶,或紅或藍加上白色小碎花的頭巾隨風飄搖,彷彿五彩繽紛的熱帶魚悠游在綠浪推湧中,醉人的景象讓人忍不住「喀嚓喀嚓」猛按快門。


茶人茶事/富士山下名茶飄香
逢四月採茶季節可見身著傳統採茶衣的婦女摘採春茶。(圖/吳德亮攝)

話說日本除了少量的小葉紅茶外,產製茶葉多以不發酵的綠茶為主。有別於中國以「炒菁」為主的龍井、碧羅春等綠茶,日本多為「蒸菁」綠茶,如煎茶、玉露、粗茶、抹茶、玄米茶等。而在靜岡、峽山、宇治等日本三大名茶中,靜岡茶色最美、宇治茶以香味取勝,狹山茶則味最濃;所謂「色數靜岡,香數宇治,味數狹山」。其中狹山茶在埼玉縣西部與東京都西多摩地區;宇治茶則產於以宇治市為中心的京都南部地區。而靜岡縣則是日本最大產茶縣,茶園面積佔了全國四成以上,茶葉年產量更高達全國的二分之一。


茶人茶事/富士山下名茶飄香
靜岡縣島田市精緻的茶餐吸引全球各地的茶人。(圖/吳德亮攝)

靜岡縣許多地區都盛產茶葉,並因各地不同特色而分為掛川茶、島田茶、川根茶、金谷茶、奧大井茶等,其中海拔較低的茶葉,為了抑制苦味而加長了蒸新芽的時間,稱為深蒸煎茶。


茶人茶事/富士山下名茶飄香
海拔較低的掛川茶,為了抑制苦味而製作為深蒸煎茶。(圖/吳德亮攝)

茶人茶事/富士山下名茶飄香
著名的二之丸茶室是觀賞掛川城的最佳所在。(圖/吳德亮攝)

茶人茶事/富士山下名茶飄香
向晚時分的掛川茶園輝映著彩霞,景色最是迷人。(圖/吳德亮攝)

號稱「日本第一茶鄉」的金谷町位於縣城靜岡市以西,也是日本最大的製茶機械生產地,製茶廠房和瓦屋嚴整有序的錯落其間。密集的茶園中隨處可見一根一根像是電線桿般的金屬桿,頂端裝有三葉片的風扇螺旋槳,令人好奇,任職茶博館的山本明香告訴我,那是作為防霜之用的感應架。


茶人茶事/富士山下名茶飄香
號稱日本第一茶鄉的金谷町,山頭清晰可見「茶」字。(圖/吳德亮攝)

茶人茶事/富士山下名茶飄香
金谷密集的茶園中隨處可見一根根作為防霜之用的感應架。(圖/吳德亮攝)

金谷車站南邊廣闊丘陵稱為「牧之原」台地,覆蓋了渥綠簇簇的一片廣大茶園。時間回溯至1876年,末代幕府大將軍德川慶喜還政予明治天皇的動盪時代,為抒解幕府失業家臣與武士的生計,特別集合了幕府舊臣披荊斬棘開墾了這片原野,並積極栽培生產綠茶,如今已成為號稱「東洋第一」的集團茶園。

每年春天至初夏,宛若舖了一張張綠油油地毯般的牧之原茶園,飄搖著陣陣茶香,不但為當地帶來了可觀收入,也造就了渾然天成的美麗風光,與磅礡秀麗的富士山相互輝映,成為日本大型月曆或風景明信片上,最常出現的畫面。牧之原公園內,立有宋代赴中國修行並帶回茶種、傳授飲茶方式的榮西禪師塑像,對於今日以茶葉為最大經濟作物、且七成以上人口倚賴茶葉為生的金谷町民來說,榮西禪師的偉業應不亞於中國盛唐時遠赴天竺取經的玄奘法師吧?

由金谷町官方經營的「茶之鄉博物館」,即位於金谷密布的茶園之中,是全日本唯一的茶葉專門博物館。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精緻複製的一株中國雲南千年大茶樹,由二樓穿透樓板直抵三樓後伸出巨大交錯的枝葉,為洋溢著宮廷氣息的上海茶館「湖心亭」增添了幾番韻味。館內陳設有展現各國不同飲茶習俗的土耳其餐廳、尼泊爾民宅,而有關牧之原的開拓史蹟、茶的歷史、茶葉製造過程等,也多以圖文或實體模型詳細解說。


茶人茶事/富士山下名茶飄香
金谷茶之鄉博物館是全日本唯一的茶葉專門博物館。(圖/吳德亮攝)

優雅的「縱目樓」茶室就在館區小橋流水環抱的日式庭園中,潔淨的榻榻米上,身著莊嚴和服的專業茶師,以精緻的志戶呂燒茶碗為我示範日本的抹茶道。而在庭園素雅的青簷白牆外,有護城河般的流水淙淙,我特別踏上連接的八曲橋,眺望周邊茶香與櫻花共舞的迷人景致。以頭戴白雪的富士山作為背景,無限展延的茶園如手卷般攤開,密集的葉面飽含濕潤的光澤,將微微雨中的朵朵櫻紅襯映得格外嬌妍,整個心彷彿也跟著火紅的櫻花燃燒了起來。


茶人茶事/富士山下名茶飄香
穿著莊嚴和服的專業茶師示範日本抹茶道。(圖/吳德亮攝)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