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7° / 22° )
氣象
2025-10-05 | 周刊王

橘米把真誠變成影響力,把尷尬變成內容的節奏

橘米把真誠變成影響力,把尷尬變成內容的節奏
橘米具有小太陽能量,把I變成E的現場感染力。(圖/取自ogmi0101 IG)

[周刊王CTWANT] 在本集《尷尬專訪中》,來賓橘米一登場就帶著大寫「E人」的能量。朋友、粉絲、合作對象口中的「小太陽」,她笑說外向幾乎是「出門就自動開啟」的狀態;真正不常笑、話少的時刻,多半只會出現在家裡,不太會被外界看見。她的社交並不「強行介入」,而是不知不覺把場子帶熱:即使對方一開始偏內向,聊著聊著也會被她打開一個通道,整個拍攝氛圍就「越來越E」起來。

回想早期參與電視節目錄製、做演員與模特兒的經驗,橘米分享一次最印象深刻的突發:「製作人臨時說今天會有髮型師來,可以剪短髮嗎?」她二話不說從胸下極長髮剪到耳上極短髮。當下覺得新奇有趣,回家才驚覺「變化太大」,身邊的人也直呼太大膽。她卻認為,若沒有這次機會,人生也許不會遇到「剪那麼短」的版本,勇於嘗試本身就是值得記住的片段。面對主持現場「對方反應句點」的狀況,橘米不急著救場,反而讓真實空白留在畫面裡,後製再把那瞬間「凍結」。她說,冷掉也是反應,尷尬就尷尬,這種自然節奏有時反而更好笑,也更貼近人物的本性。

提到因《上班不要看》的「愛情二選一」片段爆紅,橘米承認一度被「突增的關注」嚇到:開始在意字句、修圖與穿著,甚至猶豫「這句話能不能打」。後來某位在演藝圈的前輩提醒她:人生會遇到好幾次類似的高光與壓力,每次都迎合就會越來越不像自己。於是她調整心態,「想PO什麼就PO什麼」,把節奏拉回自我。橘米曾在友人邀請下投入電商,更誤打誤撞成了團隊Leader。她從中體會到:不同年齡、星座、身分的夥伴,需要不同的溝通方式;沒有一種話術能解所有問題。這段帶人經驗,反過來也讓她在創作與對外合作時,更能換位思考。即便後來電商「打掉重練」、經歷離開原團隊的拉扯,她仍以「三不轉路轉」自勉:離開是為了遇見更適合的舞台。

她曾有近半年完全不發文的階段,發現生活一切依舊運行,與家人、朋友、小狗的關係反而更親近;回歸發文後,合作機會與靈感也沒有生疏。於是她把經營比重重新拿捏:不再被鬧鐘綁架、不讓社群壓過生活。粉絲數與觸及若有波動,「那就這樣吧」,先把日子過好。對於YouTube,她自評不是很準確的賽道;更嚮往的是帶狀/系列型的短影音節目——像「一個系列就會想一直追著看」那樣,把規律感與主題性結合,打造能長期累積的單元。節目尾聲,她向一路陪伴的觀眾致謝:不論淡出或回歸,你們都還在。

橘米 IG:

https://www.instagram.com/ogmi0101/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