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6° / 23° )
氣象
2025-11-06 | 周刊王

Poker Queen德州撲克女子戰隊蕾菈—把人生框架拆掉,改用「先做喜歡的事」做答案

Poker Queen德州撲克女子戰隊蕾菈—把人生框架拆掉,改用「先做喜歡的事」做答案
蕾菈:「我不會後悔我做任何事情。發生,一定有它的理由——要嘛讓你學到,要嘛讓你長大。」(圖/取自IG:la.112814)

[周刊王CTWANT] 擁有近百萬YouTube訂閱、破百萬IG粉絲,同時身兼DJ身份的蕾菈,近年多了一個新頭銜——「Poker Queen 德州撲克女子戰隊」成員。近日她上《尷尬專訪中》節目,分享了她從爆紅、歷經低潮,到轉戰德州撲克賽場的心路歷程。

意外的網紅之路:從拒絕憲哥到「反骨鄧紫棋」

談及入行契機,蕾菈透露,她從未想過走這條路。起初憲哥曾問她是否願意面試當小職員,但她當時以「害怕藝人完全沒有隱私生活」為由拒絕了。後來,她因姐妹介紹,認識了酷炫,開始客串一些角色。當時的她還很胖,也沒人覺得她像鄧紫棋。直到《新說唱》節目爆紅,酷炫想找人扮演鄧紫棋,才想到了她。影片釋出後網路迴響非常好,酷炫便問她是否願意簽約做網紅。蕾菈回憶,當時她天真地想:「這個工作只是拍拍片...好像跟藝人也沒有關係吧?應該不一樣吧?」結果簽約後才發現「是一樣的唷」——同樣沒有隱私,所做的一切都會被大眾審視。

面對審視:「關你屁事」與「衣食父母」的拉扯

蕾菈坦言,一開始非常排斥失去隱私,無法理解為何自己的感情觀或私事需要被大眾放大評價。她的人生哲學是「關你屁事」跟「關我屁事」,因此曾「百思不得其解」。但入行久了,她漸漸理解並習慣了。她體悟到:「沒辦法,因為我們是靠這些人,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因此,她學會了有些大眾無法接受的話題就選擇不講,並堅信做任何事情跟說任何一句話都要由一而為之。

母親身份的掙扎:我不能為了孩子失去自己

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蕾菈承認這個身份對她的工作與想法帶來影響。她直言,外界可能覺得她是個太自私的人,做的決定讓人無法理解。但她想澄清:「對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做的每一個決定,當然都一定是要想到他們」。但她接著拋出一個深刻的反思:「但是我覺得如果一個女人,會因為孩子而失去自己的話,那不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嗎?」。因此,她在做決定時,固然會想到孩子,但更會想到自己快不快樂。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歷經低潮與炎上:從不後悔,但學會放下流量

蕾菈的YouTube頻道經營已七年,她觀察到觀眾的觀影習慣正在改變,大家越來越沒耐心看長影片,短影音的速食概念盛行,前三秒到五秒就決定了影片的生死。而她自己也因為「直言不諱」的風格,常遭受「炎上」批評。對此,蕾菈堅定表示,她的初衷從未改變:「我不會後悔我做任何事情」。她認為,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有理由,要嘛是學習、要嘛是痛苦、要嘛是成長。但她也釋懷了,認為不需要去改變那些本來就討厭或不認同她的人。

德州撲克:從「打好玩的」到「一試成主顧」

蕾菈其實在懷孕前就有打德州的習慣,但都是打好玩的,也打得非常糟。轉捩點是在2023或2024年的APT台灣站,她受邀參加了一場邀請賽。當時正處低潮,一進到賽場,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德州撲克的魅力讓她一試成主顧,從此愛上了這項競技賽事。

談及加入Poker Queen女子戰隊的契機,蕾菈笑著說她有點忘了是誰找她的。但她記得決定加入的原因是,當時雖然喜歡德州,卻自認不夠成熟,牌技和觀念都不足以接受賽事邀請。她開玩笑地形容這個機會:「有一個傻逼老闆要出一大堆錢,然後辦一個女子戰隊還要找老師、花錢出國比賽,然後自己一毛錢都不用出,那這種好康的事情誰不做啊?」。但蕾菈非常感謝公司給予的豐厚資源,不斷請老師來教導,讓她學到很多,也認識了一群很特別的姐妹。

備賽心法:大賽前「絕不碰牌」,形象管理更重要

蕾菈也分享了她獨特的備賽心態。如果隔天有大型比賽,她前一天盡量不要讓自己太累,不要太晚睡,最重要的是不要打任何的德州撲克」,包括線上和線下。她解釋,如果前一晚打了牌,睡覺時腦袋會很躁鬱,一直想著牌局,導致睡不好。因此,她會選擇好好睡覺、洗澡、保養。她笑說:「在這種這麼大型的比賽,就算沒有獎金,我一定也要賺到一個超漂亮的照片」。

蕾菈希望Poker Queen的姐妹們能繼續一起努力和進步。對她個人的期許,她則希望能出一則生涯獎金多少幾百萬之類的新聞。最後,蕾菈也給想接觸德州撲克的新手建議,呼籲大家先去做功課,透過網路上的免費教學資料,真正了解德州撲克。

IG:https://www.instagram.com/la.112814/

YT:https://www.youtube.com/@UCbcFvHTFnj2cUiJXY6yUW9A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