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7°
( 19° / 15° )
氣象
2019-04-15 | 環境資訊協會

【里山台灣】中高海拔授粉靠本土「無螫蜂」 里山綠色經濟好幫手

【里山台灣】中高海拔授粉靠本土「無螫蜂」 里山綠色經濟好幫手



台灣有上千種野蜂,在野外貢獻授粉功能,但只有少數蜂種因能產蜜而受到人類社會青睞。


過去閩南語俗稱「雨神蜂」、長相像蒼蠅的無螫蜂,不但能產蜜,還有豐富的蜂膠。雖然過去半世紀來受到的關注較少,然而,當原生中華蜜蜂、養殖的西洋蜂都受疫情和其他不明因素影響而數量銳減,無螫蜂的角色更形重要;目前已有科學團隊正著手研究牠對里山綠色經濟的貢獻潛力。


一項受到國際基金支持、由花蓮農改場與宜大教授陳怡伶團隊合作的「台灣無蟄蜂田野調查及溫室授粉先期工作」計畫,即邀請台灣社會全民找回無螫蜂,冀望無螫蜂成為溫網室作物的授粉幫手。


此計畫在2017年從全球里山倡議夥伴網絡(IPSI)23項提案計畫中,脫穎而出,獲得「里山發展機制」獎金,證明台灣善用自然資源發展產業深具潛力。



【里山台灣】中高海拔授粉靠本土「無螫蜂」 里山綠色經濟好幫手
台灣原生無螫蜂授粉情形。攝影:伍憲章


像蒼蠅卻不是 無螫刺能產蜜


「如果在野外看到的話,完全不會覺得牠是蜜蜂。」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教授陳怡伶說。無螫蜂因其無螫刺的蜂的特徵得名,和中華蜜蜂都隸屬於蜜蜂科(Apidae),但不同屬,都是台灣原生的授粉昆蟲、釀蜜蜂種,對台灣生態十分重要,中高海拔殼斗科植物都靠牠們。


無螫蜂的特徵為翅脈退化、大顎發達、不具螫針及後足具花粉籃構造;無螫蜂的體型小,約只西洋蜂的1/10。無螫蜂喜歡生活在很高的樹幹中,例如羅氏鹽膚木,利用大顎咬破樹幹鑽進裡面住,整個蜂巢都在裡面,只留外部一個通道口。



【里山台灣】中高海拔授粉靠本土「無螫蜂」 里山綠色經濟好幫手
樹幹外部的通道口。圖片來源:陳怡伶研究室


從部落帶回來的無蟄蜂樹桶,陳怡伶移回宜蘭委託助理在其繁殖植栽的花園中飼養,蜂群穩定。他特製無螫蜂的蜂箱裡,無螫蜂探頭往外偵測,巢箱裡裡外外以蜂膠黏得密密實實,目的就是不讓天敵有機可趁。無螫蜂的天敵有很多,螞蟻、蜘蛛、蠅虎、壁虎、切葉蜂,都是要嚴守的對象。「只要有空隙,蜂蜜吸引螞蟻入侵,幾小時內就整窩就遭殲滅!」


陳怡伶表示,全球無螫蜂約有800種,亞洲無螫蜂主要分佈於中國、台灣、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印尼等7個國家,馬來西亞有30多種,並已發展為產業;台灣目前只調查出一種:台灣黃紋無螫蜂(Lepidotrigona hoozana),經DNA比對,為特有種,分布範圍與中華蜜蜂接近,都靠近森林。


因為這項計畫,使他得以走入阿里山鄉里佳部落,了解過去鄒族人如何利用無螫蜂。無螫蜂是社會性的昆蟲,在春、秋季時也是要經過分蜂,部落族人飼養無螫蜂是截取有蜂的「樹桶」,掛在家門口。有時當這個樹桶沒有蜂時,原住民還是會掛著,到了分蜂時期,就會有蜂過來住。「對原住民來說這是吉祥的象徵,所以他們稱無螫蜂為自來蜂。」


刮下來的蜂膠鄒族稱為「zuu」,以熱水煮、溶化後黏性十足,就用於黏著製作弓弦之麻繩,搓過蜂膠的繩子不會有毛絮,是非常好的黏合劑;這幾乎是50歲以上的人共同的經驗。





台灣黃紋無螫蜂採膠中。伍憲章提供。

為無螫蜂找回生機


陳怡伶說,從國外引進的西洋蜂因為「蜂群崩壞症候群」(Colony Collapse Disorder,CCD)莫名的原因,十年來族群數量大約減少4~5成,植物因少了蜜蜂協助授粉,連帶受到影響。


而台灣原生的中華蜜蜂(Apis cerana,俗稱中國蜂),依據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資料,分布台灣全島由低至高海拔地區,最高紀錄是海拔3,300公尺。但兩年前遭遇由病毒引起的「中囊病」疫情,造成蜜蜂大量的死亡,影響無法估算。他因此尋思是否還有其他蜂種可養殖協助農業授粉。


一開始,陳怡伶因蜂膠產品開發所需,面對價格居高不下的蜂膠市場,了解蜂膠可能的替代蜂種,而無螫蜂膠產量是西洋蜂的8~10倍。因此他遠到雲南西雙版納、馬來西亞,了解各地無螫蜂以及產業發展的進程。在馬來西亞的餐廳一角,放一窩無螫蜂大秀授粉秀,就能吸引遊客絡繹不絕,植物又長得好。許多國家更大量利用為農業授粉,尤其是溫室授粉。


陳怡伶解釋,西洋蜂飛行範圍約直徑5公里,溫網室對牠們而言過於侷限,若覺得食物不夠,就會往外覓食,常造成衝撞死亡;因此不適用於溫網室作物授粉。


「無螫蜂就沒有這個問題,牠飛行的距離不長,約500~800公尺,食性很雜,上花就授粉,尤其是瓜果類的授粉,因此成了溫網室授粉的利器。」他到里佳部落看到無螫蜂之後,試著引蜂到平地繁蜂。


「無螫蜂最大的貢獻是授粉。西洋蜂上不了台灣中高海拔,中高海拔授粉還是得靠台灣原生的授粉昆蟲。」陳怡伶說,想想台灣沒有蜂,農業如何發展?因此要能允許台灣存在蜂種多樣性,無論熊蜂、中華蜜蜂、無螫蜂,能授粉都是好蜂。


田野調查覓蹤跡


這項計畫任務之一是全台無螫蜂普查,目前發現的台灣黃紋無螫蜂,分布地點包括苗栗泰安境內的雪霸國家公園、高雄市那瑪夏區、嘉義縣阿里山鄉、番路鄉、梅山鄉、南投縣竹山鎮、集集鎮,以及桃園拉拉山。雪見遊客中心六月底也可以看到群聚現象。


研究團隊也調查常見的膠源植物,包括羅氏鹽膚木、楓香、桑樹、構樹、血桐及阿里山冬青等台灣特有植物,以及殼斗科植物等;蜜、粉源植物則有櫻花、大葉楠、月橘、刺蔥等。許多資料都印證無螫蜂與原民文化相符,屬於民族昆蟲的一種。


文獻記載,無螫蜂需在海拔800~2800公尺之地才養得起來,只是他不解,其他國家平地養得起來的無螫蜂,何以台灣平地養不起。


「平地並非養不活,而是留不住,飛走了。」陳怡伶發現,無螫蜂喜愛多樣化的森林,數百年前台灣平地都是森林,一定也有無螫蜂,只是環境改變,森林樣貌消失,棲地消失才是無螫蜂無法留在平地的主因。


另外,無螫蜂和西洋蜂、中華蜜蜂一樣,都怕農藥。當農藥隨著農業上山,也可能導致無螫蜂或其他野蜂物種消失。



【里山台灣】中高海拔授粉靠本土「無螫蜂」 里山綠色經濟好幫手
宜蘭大學教授陳怡伶找回台灣原生無螫蜂,為農業授粉效力。攝影:廖靜蕙


原則上移到平地沒有問題,有兩個條件,一是周邊作物不能有太多的施藥,第二是要有膠源,「如果要保育無螫蜂,一個是要擴群,也就是量要多一點,另一個是牠要有用途。」陳怡伶說,從授粉、採蜜,一直到蜂膠產品開發,無螫蜂潛力雄厚,但須克服平地繁蜂的技術。


「最大的問題是如何繁蜂,要整窩無螫蜂安養天年沒有問題,牠們可以整年都窩在巢箱內不出門都沒問題,卻不願意分巢。」無螫蜂的活動頻繁度隨著天氣條件變化,只有好天氣時才會出來採蜜。


目前國內只找到一種無螫蜂,陳怡伶獲得的消息指出,花蓮海岸山脈應該也有無螫蜂,型態較黑、較大。他邀請民眾若發現無螫蜂,能詳細記錄地點,並通報到研究室,由研究人員協助確認,讓無螫蜂授粉服務農業。


通報無螫蜂請洽:
陳怡伶 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教授 兼生物資源學院在職專班主任
地址:26047宜蘭市神農路一段一號

電話:03-9357400轉7614

傳真:03-9354794

行動電話:0988-292680

電子郵件:ylchen@niu.edu.tw

參考資料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這篇文章 【里山台灣】中高海拔授粉靠本土「無螫蜂」 里山綠色經濟好幫手 最早出現於 台灣地球日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