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穿上防曬的第一選擇
將長袖衣物當作防曬的第一步
這幾天的天氣越來越炙熱,也許你已經知道做好防曬的重要性;但有想過,對肌膚和環境都友善的防曬方法,其實就藏在衣櫃中嗎?
防曬的第一選擇,其實是能大面積覆蓋、將肌膚與陽光直接隔絕的衣物,特別是長袖、深色、密織與厚度較高的衣服。第二則是配件,包含帽子、太陽眼鏡、陽傘等,幫助減少曝曬部位。
當覆蓋足夠,你可能就不需要防曬產品了;透過穿戴防護,更是減少肌膚和環境負擔的防曬方式。今天,就從你的衣櫥裡找找防曬的第一選擇吧!
「長袖衣物、寬緣帽及陽傘,可能會是更簡單有效的防曬選擇;畢竟它直接隔絕了陽光與你的肌膚接觸的機會。」-綠藤生機

進階綠行動:今天,多認識一個防曬指標與一個成分
然而,現實生活中,有許多變數會影響實際使用時的 UPF 數值,包含:
1. 衣物是否乾燥:含水分的衣物會降低散射紫外線能力,減少防曬能力。
2. 衣服顏色:顏色越深的衣物較能吸收紫外線,防曬效果比淺色更好。
3. 編織方式與伸展性:編織越密、厚度高或無伸展的衣物孔洞較小,防曬效果也會較好。

2. 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對紫外線 UVA 具防護效能,能防止曬黑和老化。+ 號代表對 UVA 的阻隔程度,最高可以標示到 4 個+號。當 PA 的+號越多,就有越強的 UVA 防護效果。然而,以台灣氣候說,即使坐到曬太陽的窗邊,使用 SPF 15 和 PA+ 可能就足夠了。
除了防曬指標外,在擦拭型防曬方面,不妨翻開現在使用的防曬產品,看看有沒有以下的成分,相較於其他成分,這些對環境較不友善、也含有較高的毒性,甚至可能會加速珊瑚的白化現象。
多了解防曬指標與成分,並依照需求挑選適合的防曬產品,除了發揮最大功效,也能對環境更友善。
這篇文章 今天,穿上防曬的第一選擇 最早出現於 台灣地球日。
最新生活新聞
-
一碗暖粥傳遞幸福!粥大福攜手等家寶寶推動愛心捐款 助兒少安心成長
(1 分鐘前) -
華通電腦企業工會家庭日 張善政:與勞工同一陣線共度關稅挑戰
(21 分鐘前) -
衛福部擬攜手家具公會 助花蓮災民更新寢具
(28 分鐘前) -
光復災區清溝進度 彭啓明:今挺進逾20公里
(59 分鐘前) -
光復節連假「大林城堡馬拉鬆」 嘉縣觀光工廠走透透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