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裡的視覺饗宴 「可食地景」的在地實踐
城市裡的視覺饗宴 「可食地景」的在地實踐
文:蘇庭妤;插畫設計:魚点設計
「要砰啊!」
「砰」的一聲,白煙伴隨香甜的米香瀰漫在空氣中,在台北市大同區太平國小校園內,再現了許多人記憶中的好味道:古早味爆米香。
太平國小因鄰近大稻埕,所以除了蔬果田園外,學校還選擇種植水稻、連結在地歷史與文化。每年的曬穀、爆米香也成為校園的重要活動,同時帶動周邊社區活絡,並且串聯老、中、青三代人的記憶,深化歷史文化傳承。
城市中的田園,除了有益成人身心放鬆,更兼具孩童的食農教育功能。除了太平國小,在台灣各縣市的公園、社區空地、大樓陽台或屋頂等處,也出現不少由團體或民眾自發推動的景觀菜園。
隨著城市快速進步發展,「田園」另具有「美觀」的重任。
1980年代,由園林設計師Robert Kourik提出了「可食地景」,代表園林設計與農業生產融合、食用與觀賞價值兼具的空間運用方式。在景觀設計時,選用可食作物取代純觀賞性植栽,善用植物特性,打造兼顧環境美學機能與糧食供應的環境。
除了美觀可食,究竟還有哪些好處?可食地景,同時能提升作物自給率,透過縮短食物里程降低碳排放,可為減緩氣候變遷盡份心力。再者,可打造城市生物棲地及涵養土壤微生物,創造自然生態的環境,讓都市水泥叢林點綴綠意,形成生態跳島。並搭配不使用農藥,提供健康有機、吸引昆蟲與鳥類前來棲息覓食的環境,更能增加都市裡的生物多樣性。
此外,可食地景也可結合閒置空間再利用,藉以提高土地保水保肥的能力;恢復地力後的農作物生產效能,讓城市空地或荒地更具經濟價值,在災害時還能發揮緊急糧食供應的效益。
可食地景在全球各地發展樣態多元,例如:美國西雅圖市民響應政策,在住家庭園種植果樹,十年已有9.3公頃的城市私人果園;洛杉磯食物銀行,則以垂直綠化設計、打造可食綠牆。福島核災後,日本許多家庭為了省電,在住家外牆種植攀緣性作物,利用天然綠蔭調節室內溫度,有效降低3-4℃。肯亞貧民,也靠著家門口麻布袋的葉菜種植,獲得三餐溫飽及額外收入。
目前,台灣營造的「可食地景」,仍偏向城市中的傳統菜園居多;未來,還需納入更多景觀美化設計的考量,以有效提升市容。但值得高興的是,我們已在進步的路上。如還能兼具傳承考量,更可為在地歷史及生態環境永續再盡一份心力。
如何開始打造自己的「可食地景」?我們可利用私有土地或經由社區認養公有土地種植。新北市政府綠美化環境景觀處網站,針對四季適合作物,進行了詳細品項整理,可從中挑選出色彩、高度、質感、季節性等較符合我們空間的作物,進行搭配種植,並以不影響整體空間整潔與他人生活為原則。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曾於2014年提到:「氣候變遷正衝擊糧食與人類安全。」而可食地景的推廣,可讓我們改變消費和生產模式,朝永續發展目標前進,有效針對氣候變遷下的都市生活調節進行積極行動,與生物多樣性共享一個美好的都市空間。
這篇文章 城市裡的視覺饗宴 「可食地景」的在地實踐 最早出現於 台灣地球日。
最新生活新聞
-
大埔餘震持續 嘉義路搶通、台南建物53戶待鑑定
(16 分鐘前) -
矽光子再衝鋒 大摩看好三大台廠出貨大成長
(17 分鐘前) -
乳癌篩檢率僅3成 病友協會破解5心魔
(19 分鐘前) -
確保交通順暢 高雄春節期間全市禁道路施工
(23 分鐘前) -
大鵬灣新亮點「雲光島」 不用電夜間自發光
(26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