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5°
( 15° / 14° )
氣象
2024-01-16 | 環境資訊協會

環保生理用品之路 也是「月經平權」的實踐

共同企劃:低碳生活部落格、環境資訊中心;文:許君咏(台達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寫手)
根據統計,生理期所需的衛生棉用量,若用40年來計算,一生大概會用掉一萬片衛生棉,而衛生棉的材質有90%是塑膠,有研究指出,一片衛生棉需要500年才能被自然分解。然而生理用品是日常必需品,除了拋棄式的衛生棉外,我們還有其他選擇嗎?

近年來月經平權逐漸被大眾所重視,隨著戶外休閒運動興盛、環保態度提升,經期生理用品的多元選擇成為使用者重視的議題。目前台灣生理用品使用者多以一次性拋棄式衛生棉為最大宗,然而越來越多人重視衛生棉材質可能引起的不適感,以及考量拋棄後所造成的環境問題,環保生理用品的需求開始被看見。



環保生理用品之路 也是「月經平權」的實踐
近年來月經平權開始被大眾所重視,市面上出現的環保經期用品選擇也逐漸增加。照片來源:Vanessa Ramirez/Pexels


衛生棉的構造可分為表層、內層、側邊、背膠。表層材質大多為網狀PE或不織布,而內層主要功能是吸收經血,通常是高分子聚合物組成的複合材質。目前市面上所見的拋棄式衛生棉九成為塑膠材質,拋棄後所造成的廢棄物、環境問題也不容小覷,根據研究,分解一片衛生棉約需500年,每年約產生20萬噸廢棄物。


台灣生理用品發展歷程——沒有「選擇」的經期


在過去,台灣銷售的經期產品只有衛生棉及棉條兩種選擇,且皆為一次性拋棄型用品。根據凱度洞察(Kantar)2019年10月對300名16至55歲有生理用品需求的女性,進行三個月調查,顯示高達九成使用者仍以衛生棉為主。


根據過去法規,棉條屬醫療器材,刊登廣告及銷售管道均受限制,曾有學者總結棉條的不普及,可歸因爲歷史情境及衛生教育等複雜因素,提高了棉條的使用門檻。近年,台灣社會逐漸掀起一股月經革命風潮。近期有倡議者提出給予生理用品補助的概念,認為每個月都需花錢添購的生理用品應被視為必需品,且單價不宜太過昂貴,或應參照其他國家給予補助。加上丟棄生理用品造成的環境議題,受到減塑風氣影響,社會上開始推動及研發環保經期用品。


隨減塑風潮興起,製作門檻較低且可重複利用,又可自行用二手衣製作的布衛生棉,可以說是台灣最早的環保經期生理用品。


而後是矽膠製成的月亮量杯,俗稱「月亮杯」,和棉條一樣需要放置於陰道內,上有刻度,方便觀察經血量。月亮杯早在數十年前便已在歐美盛行,但在台灣因屬於醫療器材,生產需醫療執照,因此只能從國外網站購買。2015 年,台灣首個月亮杯群眾募資上線,三天便達標。兩年後,2017 年月亮杯得以在台灣合法上市。


後來推出在結合衛生棉及內褲的「月亮褲」,也是在國外風行已久的產品。2018 年,台灣第一條吸血內褲月亮褲上市。去年(2022)在台灣新發行的環保生理用品則是月經碟片(Menstrual Disc,又稱月經盤),和月亮杯、棉條相同都是需要放入體內使用,但號稱比月亮杯更好操作,也不會有月亮杯取出時的真空痛感,材質為醫療級矽膠,可用熱水清洗。



環保生理用品之路 也是「月經平權」的實踐
生理用品是日常必需品,而目前台灣生理用品使用者仍多以使用一次性拋棄式衛生棉為大宗。照片來源:Natracare/Unsplash


環保經期用品的下一步 —— 永續觀點


根據荷蘭籍學者 Frank Geels 所提出的多層次視角(Multiple level perspective, MLP)理論,永續轉型可分為「利基」(niche)、「體制」(regime)、「社會技術地景」(landcape)三大要素[1]。


在「利基創新」方面,以吸血內褲「月亮褲」為例,主打「讓經期和日常生活一樣」,打造出結合衛生棉及一般內褲的機能褲,並在過程中不斷改良、創新策略。


在發掘利基創新者後,接著便是如何建構社會網絡、凝聚內部動力,例如臉書社團「不塑之客」成員經常分享在生活中減塑的方法,民眾利用二手衣自製布衛生棉,延伸到正式教育體制內的衛生教育課程,以及民間舉辦環保工作坊等。



環保生理用品之路 也是「月經平權」的實踐


布衛生棉是常見的環保經期生理用品之一,因製作門檻低且可重複利用,又可自行用二手衣製作。照片來源:Yanasha Itch/Wikipedia(CC BY-SA 4.0)


而在「體制」層面,主要關注現有法規、市場、行政制度有哪些要素,會導致台灣鎖定在少數類型的生理用品。月亮杯及衛生棉條屬於第二等級醫療器材,過去受《醫療器材管理辦法》(2021年已廢止)及藥事法所限制,只能從國外團購且非藥商不得廣告,後來經網路提案連署,目前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已核准於郵購買賣通路(網路、郵購、電視購物等)販售,方便消費者購買。


2020 年,立法委員江永昌、林宜瑾等人提出「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八條條文修正草案」,明訂衛生棉、衛生棉墊、衛生棉條及月經量杯等生理用品不需課徵營業稅率,2021年此法案已一讀通過,有望降低生理用品使用者的經濟負擔,希望能解決月經貧窮之問題;因月經量杯、月經碟片等重複性生理用品單價較高,若此草案能通過,更能推動環保經期用品的普及。


在社會技術地景方面,台灣環保生理用品主要從民間個人需求推動到規模化生產,像是群眾募資、連署倡議等皆由網路發起,但在實體通路開放後,民眾走進藥妝店便可購買到環保生理用品,提高了此類型產品的能見度。此外,非營利組織「小紅帽」所倡議的月經平權、月經教育等議題,透過展覽、網路傳播等積極推動社會及學校教育,以及台灣大學開設通識課「月經:理論、思潮與行動」引起高等教育及社會關注;媒體方面,除關注性別議題的新媒體「女人迷」之外,主流媒體如報紙、電視也開始有相關報導。


環保生理用品的推動也是「月經平權」的實踐


月經平權逐漸被人們所看見,成為環保經期生理用品的機會之窗,台灣環保生理用品發展之路雖比國外晚起步,但受益於網路資訊傳遞以及性別意識提升,在近五年內急趕直追,然而欲促成台灣社會體制的根本改變,仍須一連串的轉型策略,包括法規及納入正式教育等。


環保經期生理用品的落實和月經平權的理念相同,當我們在談論一次性衛生棉造成的環境問題時,並非譴責使用者,而是希望社會氛圍和經期用品市場,能夠依據不同需求提供使用者更多選擇,從這些選擇中組合出適合每個人的「經期夥伴」,發揮相互包容、平等尊重的精神。


註釋

[1] 荷蘭學者 Frank Geels提出的多層次視角(Multiple level perspective, MLP)理論,永續轉型可分為三大要素,分別為:利基(niche),指的是創新的技術或商業模式;體制(regime),由技術發展、科學、產業、文化、政治、使用者偏好等既有社會技術體系、社會技術地景(landcape),指廣泛的政治、經濟與人口趨勢。


參考資料

• 陳儒樺(2009),科技中的性別壓迫:以台灣經期產品科技為例,婦研縱橫, (89), 56-65.

• Peberdy, E., Jones, A., & Green, D.(2019),A study into public awareness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menstrual products and product choice. Sustainability, 11(2), 473.

• Geels, F. W.(2011),”The multi-level perspective on sustainability transitions: responses to seven criticisms.”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and Societal Transitions 1: 24-40.

• 谷慕慕 (2022年),從零開始打造月經平權:從使用者到創業家,台灣第一本生理用品發展紀錄

• 《法源法律網》(2020 年10 月26日),「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 8條條文修正草案

全球法規資料庫「醫療保健商品之網路銷售及廣告限制」

• 自由時報(2022年3月8日),衛生棉、尿布年產約20萬噸垃圾 促獎勵環保生理用品

• livebynora(2022年11月11日),How much waste is produced by period products?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環保生理用品之路 也是「月經平權」的實踐〉


這篇文章 環保生理用品之路 也是「月經平權」的實踐 最早出現於 台灣地球日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