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30° / 27° )
氣象
2024-05-17 | 環境資訊中心

【8年來,生活有什麼不一樣?】人口老化、耕地減少——農業還能吸引青年返鄉種田嗎?

編按: 520是新舊政府交接的日子,標誌著總統蔡英文八年執政即將結束。《環境資訊中心》精選民眾有感的主題,透過關鍵數字與政策,搭配人物小故事採訪,在眾多政治人物的表現評比中,留下你我的520回顧與展望。 台灣有句俗諺「一粒米,百粒汗」,但現在光是有百粒汗,恐怕都不足以養活一粒米。近年各項數據皆指出,台灣農地總量越來越少,而隨著國土計畫將在明(2025)年上路,更多關於農地改劃建地的消息傳出。 究竟現在的台灣農地總量為何?不同縣市的農地面對什麼狀況? 七年減少1.8萬公頃 花蓮短期耕作地暴減逾4500公頃 根據農業部數據,實際有進行農耕的短期及長期耕作地 [1] ,七年間面積從74.6萬公頃下降至72.7萬公頃,少了逾1.8萬公頃。長期耕作地減少最多的縣市為台東縣,減逾2400公頃。短期耕作地減最多的則是花蓮縣,減少4531公頃。 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副教授葉佳宗說,「如果回溯20年,我們曾經有100萬公頃農地,然後一直減少,現在只剩70多萬公頃」;耕地減少的大部分原因是土地變更用途、開發都市計畫及工業區,或變成休閒地。 以葉佳宗觀察,北部的休閒農地愈來愈多,產業朝製造業和服務業發展,農民變得沒有耕作意願;而花蓮、台東,則因為人口外移,農民越來越老也越來越少,現耕作少數水稻田,休閒地、荒地變多。 而桃園休閒地七年間經歷不同幅度的升跌,葉佳宗指出是跟水資源供應有關,例如旱情嚴重時,...
【8年來,生活有什麼不一樣?】人口老化、耕地減少——農業還能吸引青年返鄉種田嗎?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