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7° )
氣象
2024-05-22 | 環境資訊中心

嚴選台灣春夏三色:苦楝粉紫、鼠麴草綠、黃鸝蕉黃 拼貼在地風土

春夏之交,萬物興隆,繁花綠葉間,在地自然風土特色隨著節令到來,苦楝樹梢的紫色光影、草仔粿裡蘊含的鼠麴草香氣、黃鸝鳥雙雙在枝頭追逐鳴唱,這些台灣的在地生態,正以不同的色彩、香氣、聲音和樣貌展現生命律動,拼貼成春夏間豐盛的大自然與台灣多元文化之美。 入春的粉紫風暴 —— 苦楝 一進入春天,全台陸續展現粉紫風暴。24節氣中的「春分」至「清明」間,苦楝樹由南而北紛紛綻放開花,淡紫色圓錐狀的花朵布滿樹頂,看似含蓄卻又醒目。每當行經田間小徑,或堤岸道路旁的行道樹隧道,抬頭即見苦楝樹梢紫花繁茂,沉浸在微微香氣的自然光影中,片刻都是風景。 「苦楝若開花,春天就會來,白頭殼仔樹頂作巢,田嬰停佇厝邊,天牛匿佇樹仔頭;」詩人莊柏林在 台語詩 〈苦楝若開花〉中,描述了苦楝樹為大自然提供的生態功能。3~4月間開花的苦楝,預告著春天的到來,白頭翁、蜻蜓、天牛都來作伙。苦楝秋季結的銅黃果實,也是五色鳥、白頭翁最愛的食物。 苦楝為台灣原生種喬木,非常適應在地的風土氣候。除了生態功能,在文化上,台灣民間也多所利用,是與人們生活相當親近的樹種。傳統民宅路旁常見苦楝樹大成蔭,涼爽的樹蔭是孩子的遊戲場,而鈴鐺般的苦楝子是現成的彈弓子彈;由於苦楝生長快速、木材質地好,過去民眾也常種來做家具、樂器等。台東卑南族則有使用苦楝花進行除喪儀式的傳統。 在現代醫學尚未普及的時候,苦楝常作為解毒、殺蟲、祛溼的藥用植物,...
嚴選台灣春夏三色:苦楝粉紫、鼠麴草綠、黃鸝蕉黃 拼貼在地風土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