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2° / 27° )
氣象
2024-05-30 | 環境資訊中心

首次便利商店環保素養調查:六成索取一次性用品 近四成錯誤回收

根據經濟部統計,全台有逾1.3萬家便利商店,密度僅次於南韓。在便利的日常消費中產生的大量垃圾,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RE-THINK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簡稱RE-THINK)與全家超商展開「超商回收大百科」、「實驗垃圾桶」等計畫。更在台師大的協助下完成首個便利商店環保素養調查,發現近四成的民眾會錯誤回收,更有超過六成民眾時常索取一次性餐具。 NGO調查:知行不合一 環保意識並未落實 RE-THINK、台師大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與全家便利商店,共同進行便利商店環保素養調查,根據這份調查,仍有近四成的民眾不知道像是電子發票、包子墊紙、口香糖夾鏈袋皆屬於不可回收垃圾,更有超過六成民眾時常索取吸管、筷子或是塑膠餐具。RE-THINK品牌長王滋鮮指出,民眾雖有配合環保政策的意願,但往往不具備足夠的環保知識。 調查發現,民眾在超商購物產生的垃圾,也不ㄧ定會在超商丟棄。有超過七成的民眾會丟棄在住家垃圾桶,其次才是便利商店內垃圾桶(41.8%)與公司垃圾桶(28.3%),超商內丟棄的比例還佔不到一半。 王滋鮮認為,消費不一定是壞事,重點在於做好回收。台師大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解釋,經歷了幾十年學校與社會的環境教育,民眾都已經進入狀況,也很支持環保政策,但又發現民眾的環保認知與實際行動有時並不吻合,這時就需要一些引導與教育,讓民眾可以「知行合一」,環保不淪於口號。 搶眼球的戰爭...
首次便利商店環保素養調查:六成索取一次性用品 近四成錯誤回收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