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1°
( 32° / 28° )
氣象
2024-10-24 | 環境資訊中心

從保育工作到生態調查,如何打造台灣綠領的「護國神山」?



兩年前,第15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BD COP 15)達成了「30x30」的歷史性決議,全球趨勢推進下,綠領工作人才培養不容忽視。舉凡棲地經營、修復生態地景、擬定生物多樣性戰略等,都少不了綠領工作者的身影,但該如何確保綠領的生態專業、薪資、安全與各項保障呢?


生態專業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下稱生態公會)、東海大學及社團法人台灣千里步道協會上月6日舉辦「2024生態普拉斯eco+:生態專業來幫忙研討會」。會中指出,除了前線的生態專業人員,擁有不同背景和專長的人才都有機會成為優秀的生態綠領,「讓綠領就業變成生態領域的護國神山。」




從保育工作到生態調查,如何打造台灣綠領的「護國神山」?


「2024生態普拉斯eco+:生態專業來幫忙研討會」9月在台中舉辦。照片來源:生態專業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提供



生態綠領工作,從修復自然談起


生態綠領就業倡議發起人暨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指出,世界經濟論壇公布全球面臨十大環境風險中,「生物多樣性流失與生態系統失衡」被視為未來十年內惡化最快的風險之一,更顯得生態綠領就業的重要性,生態保育專業應投入更多人力。


徐銘謙表示,綠領就業的範疇並沒有想像中狹隘,舉凡與修復自然相關的工作,像是里山、社區、部落、保護區外的「有效保育地」(OECM)區域調查研究、經營管理以及永續產業等,皆是綠領產業工作的一環。徐銘謙強調,如何創造大量就業空間,確保綠領工作人員的薪資、安全與各項保障,「讓綠領工作是有尊嚴的、體面」,是綠領能否往前走的重要課題。


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劉奇璋也提到,今年發生了溪流生態調查專家暨自然書寫作家胡冠中,在調查期間意外過世的事件,呼籲生態調查、環境影響評估、生態檢核的主管及委辦機關,在研議合約與計畫辦理的流程中,將第一線調查人員應有的權益、保險與訓練納入考量,落實對員工最基本的保障。


環境部政務次長葉俊宏表示,生態專業人員為綠領工作中很重要的一員,人員認證與執行制度亟待推動與建立,環境部正在擴大生態技師的範疇,以確立生態「專業」。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技術處處長曾鈞敏則說,會針對工程各界執業人員開設更多生態相關的講習和教育訓練,透過各單位間的交流訪視,盡力完善相關制度。




從保育工作到生態調查,如何打造台灣綠領的「護國神山」?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照片來源:生態專業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提供


自然正向之路,企業共同參與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秘書長莫冬立表示,超過一半的GDP仰賴自然提供的生態系服務,氣候變遷漸趨嚴重,取之自然的資源與服務,成為企業背後的嚴重風險。一個企業若要追求長期的成功,必須在決策管理納入生物多樣性和生態退化的議題。


從企業角度,首要任務是釐清企業價值鏈中,生態、生態系的位置,因為生態與自然風險會影響經濟、財務風險及獲益能力。金融機構為了回應與管理此議題,近年促成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誕生;企業邁向自然正向化的途徑「ACT-D企業上位行動架構」成形,包含評估(Assess)、承諾(Commit)、轉型(Transform)及揭露(Disclose),透過知識交換、實務行動、跨域合作,循序漸進改善。




從保育工作到生態調查,如何打造台灣綠領的「護國神山」?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秘書長莫冬立。照片來源:生態專業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提供


當企業理解自身仰賴的生態系服務內容,才能定義企業可能面臨的風險,進一步規劃有效的行動方案,轉變既有經濟運作模式,帶動資金重新配置,導引至對自然有正面貢獻的活動或專案。



莫冬立也表明,企業揭露與行動架構是循序改善的過程,而在這個階段,正是最需要生態專業人士介入協助的環節,跨域溝通協作能將企業帶往更加永續的方向前進。


生態公會理事長黃于玻指出,現今社會沒有人會質疑為何要做生態保育,但如何把生態保育做好,才是社會大眾所關注的。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