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美國大選】延續綠色政策的賀錦麗為何選情告急?
距離美國總統大選不到10天,現任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取代拜登成為民主黨候選人後,聲勢一度大漲,但選前民調卻陷入僵局。
賀錦麗有多元文化背景,因過往的環境議題奮鬥史而被環保人士寄予厚望。她承諾延續拜登政策,支持清潔能源與氣候行動,但自參選以來,始終未具體說明相關的政見細節。這樣的選戰策略是助力還是阻力?
【小檔案】民主黨賀華配
賀錦麗(Kamala Harris),現任美國副總統,曾任加州檢察總長與聯邦參議員。父母來自牙買加和印度,是美國第一位女性、非裔與亞裔副總統。賀錦麗支持拜登氣候政策、提高企業稅率。
華茲(Tim Walz),現任明尼蘇達州州長,曾任高中教師、軍人、眾議院議員。任內提供學生免費營養午餐、為中產階級減稅及增加勞工帶薪休假。華茲在2023年參與簽署法案,訂定明尼蘇達州2040年以前達成淨零轉型,終結燃煤燃氣電廠的目標。
延續美國史上最大氣候法案
拜登及賀錦麗政府的《降低通膨法案》(IRA)是美國史上最大的氣候法案,為氣候行動和清潔能源提供了3690億美元的財政補助,包括投資綠能製造業、對裝設太陽能板及購買電動車的家庭提供大量稅收減免、幫助社區提高面對極端天氣的韌性等。
已經有不少州受惠於《降低通膨法案》,賀錦麗將延續這項政策帶來的利多。他在《CNN》專訪時表示,「我們為美國、為全球設定了降低溫室氣體的時程。這項價值並未改變」。相對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批這是「綠色新騙局」並表態一上台就會取消尚未動用的資金。
堅持氣候國際外交、卻為頁岩油轉彎
氣候外交政策是川賀另一大差異。川普於上次總統任期退出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遷的《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而拜登一上台就重新加入。
賀錦麗擔任加州檢查總長期間,曾為環境污染議題指控多家石油巨頭、領導調查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隱瞞氣候危機一案,簽署反對離岸鑽鑿擴張等。但選情難分軒輊的情況下,賀錦麗不再輕易開口談化石燃料。在以化石能源產業為命脈的選區,甚至避免觸及「能源」、「石油」與「水力壓裂」等字眼。
「水力壓裂」是指頁岩油氣的開採。開發頁岩油有助提高地方財富、提高能源自主,卻造成不少空氣與水污染。賀錦麗2020年競選副總統時揚言終結「水力壓裂」,但如今表態,「若當上總統,我不會反對水力壓裂」。這項聲明有助於爭取關鍵搖擺州賓州的支持。
8月民主黨代表大會中,賀錦麗僅簡短提及氣候變遷,指出「基本自由」包括呼吸乾淨的空氣、引用乾淨的水、生活免於氣候危機的威脅。在拜登政府任內,美國石油及天然氣產量持續增加,成為全球最大出口國。賀錦麗甚至於大選辯論時脫口為此感到自豪,並表態「我的立場是投資多種能源,以減少對外國石油的依賴。」
促進電動車產業未能換得選票
美國政治媒體《Politico》稱,這次總統選舉幾乎是一場電動車公投。一方是承續拜登政策、大力促進電動車發展的賀錦麗,另一邊是反電動車的川普。
民主黨政策鼓勵生產電動車、購買電動車、重振美國製造業,同時減緩氣候變遷。不過,《Politico》觀察到,不少受惠電動車經濟的人並不喜歡電動車政策。以喬治亞州為例,共和黨州長坎普(Brian Kemp)誓言讓喬治亞州成為「電動車之都」,但選民是否因此投票給賀錦麗是另一回事。
經濟與政治壓力下缺席的環境政策
歷經嚴重的經濟通膨,美國正走在通膨放緩與經濟軟著陸的邊緣。經濟、移民、外交是影響本次大選的關鍵,候選人並未著墨環境議題。
回顧賀錦麗過往,他於檢察官時期曾設立環境正義部門,追蹤貧困社區的污染議題。擔任參議院議員時期參與或發起多起法案,如推動《乾淨校車法案》、《水正義法案》、《PFAS行動法案》、《空品促進指定法》等環境法,但這次大選卻鮮少談論相關政見。這樣的策略究竟能否爭取到更多選票?
據統計,今年大選提前投票的選民當中,對氣候變遷較有意識的人投票率比一般選民高。雖然這群人並非大宗,但在膠著的選情中,或許仍可發揮關鍵作用。
最新生活新聞
-
-
農業部率團會勘金門牡蠣養殖 共商漁業發展
(31 分鐘前) -
2025全台首場路跑「風域曙光路跑活動」用跑步迎接第一道曙光!
(33 分鐘前) -
家對面農田變光電場 苗縣三灣銅鏡村民赴議會陳情
(34 分鐘前) -
台中山谷燈光節11/28點燈 梨山谷關打造雪國耶誕村
(38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