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7°
( 18° / 16° )
氣象
2024-11-29 | 環境資訊中心

從革命基地到在地小客廳,巫雲山莊串起陽明山人口網絡

從魚路古道南段往文化大學前進,一定會被一間典雅美麗的石頭厝三合院所吸引,這間房子有一個很浪漫的名字——巫雲山莊。


房子創建人是「草山好土氣」創辦人林樂昕的祖公,曾是清朝時期魚路古道上扛著60公斤重擔的挑夫,胼手胝足買下土地蓋的房子,隨著產業變遷,1970年代成為文化大學美術系學生的宿舍,記錄他們抗爭罷課的瀟灑歲月。但在2012年一度被劃入道路拓寬的範圍,險些遭拆,在林樂昕的奔走下才保住,被公告為歷史建築,經過5年多整理,巫雲山莊終於重現風華,成了林樂昕迎接全台旅人,述說家族故事與連結地方的重要基地。





林樂昕和陳郁琦沿著巫雲山莊前的古道,一路往前探,發現路變得清晰大條,因為當地種筍人家仍利用這條古道出入。攝影:林慧貞



從街頭回到家鄉,保住家族重要歷史


林樂昕家族在19世紀末期來到台灣,她是巫雲山莊的第五代,不過更為人所知的是在農運團體「台灣農村陣線」工作時,她當面和官員對嗆、開記者會、上街吶喊的熱血身影,但她從未想過有一天自己的祖厝會面臨拆除命運。


2011年,一起參與陽明山美軍宿舍保留行動的夥伴給了林樂昕一份士林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她仔細比對地圖發現不對勁,「這不是我的老家嗎?」她指出,台北市政府預計在華岡藝校附近的山坡,拓寬陽明山15號道路,舒緩車流,道路會穿越祖厝一角和農園,到時房子勢必受到影響。


她趕緊將祖厝提報為文化資產,一方面積極連署、向台北市政府反映意見,幸好發現得早,還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階段,尚未完全定案,順利搶救老屋,在文資委員的評估下,巫雲山莊也在2014年被公告為歷史建築,開啟了林樂昕往後10年探索家族歷史的旅程。


老屋重見天日,再現文化大學美術系的浪漫不羈


第一次聽到巫雲山莊的人,莫不被這夢幻的形容勾起想像,仙氣十足的名字並非林樂昕祖先所取,而是出自文化大學美術系學生。





巫雲山莊是文化大學美術系重要的宿舍和革命基地,牆面還留有入住簽名。攝影:林慧貞



林樂昕說,祖公用往來魚路古道的辛苦錢蓋了土埆厝,1940年再請淡水來的師傅用在地安山岩,翻修為石頭厝。文化大學1962年代設校後(時為中國文化學院),大約在1978年,她的阿公將房子隔成八間出租,美術系學生一見到這個古色古香的老房子便愛不釋手。林樂昕指著一面用寫滿名字的牆,「這是美術系學生入住時留下的痕跡,聽說因為太搶手,入住還要學長姊同意呢!」


學生時常坐在屋外的稻埕,遠望雲霧繚繞的山頭,當時陽明山有個高級社區「白雲山莊」,浪漫的美術系學生便將這裡命名為烏雲山莊,為了增添靈氣,將烏雲改為巫雲,台大附近知名的雲南料理店「巫雲」便是以此為名,創店老闆年輕時經常出入巫雲山莊,因太喜愛當時的歲月氛圍,索性將店名喚為巫雲。





陽明山山嵐繚繞,居民得靠著擔魚人努力從金山挑來漁獲,才能一嚐海味。攝影:林慧貞



美術系學生還曾在這裡留下一張經典照片,1994年,在正門石階前,七名學生或站或坐,流露出燦爛笑容,隔天他們便開始了為期34天的罷課活動,被封為「草山學運」,抗議系主任扼殺學生創作空間,照片後來被學生封為「革命前夕」。


巫雲山莊曾孕育出台灣許多知名藝術家,但林樂昕接手時,老屋已經10多年無人使用,屋頂漏水、坍塌,柱子遭蟲蛀,說是廢墟也不為過,該如何恢復原貌?恢復成什麼樣子?都讓她傷透腦筋。





林樂昕是巫雲山莊第五代,修復祖厝後,她希望將更多在地故事推展出去,連結地方網絡。攝影:林慧貞



她先四處考究房子的材質、用途、過去的歷史意義,保留堪用的樑柱、修復石頭、屋瓦,文大美術系的歷史也沒有被抹去,林樂昕只拆除了部分隔間,特地保留了高度不成比例的上舖和階梯。


從自家農園到周遭山坡,掀開陽明山產業變遷史


巫雲山莊在2022年初步修復完成,林樂昕和夥伴陳郁琦,效法祖先精神,門前種滿各式各樣蔬果,香蕉、辣椒、金針、各式生菜、絲瓜等等,儼然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小天地。他們一邊整理空間,一邊探索門前的小徑通往何方,沒想到一走就栽入了魚路古道的新世界。


他們發現目前對魚路古道的論述,多半著重在北段的擎天崗到金山,真正串連聚落的南段——擎天岡到士林幾乎消失在歷史洪流,就連知名的登山節目《MIT台灣誌》,拍攝魚路古道時也直接從擎天岡跳到士林市場,完全不見南段蹤影。


兩個登山新手從網路上登山客留下的軌跡爬梳,報名社區大學課程,跟著陽明山國家公園老牌解說員踏查陽明山不為人知的小徑。在探索魚路古道的過程中,他們發現魚路古道不只擔魚,還擔起了陽明山的農業變遷史。





林樂昕和陳郁琦如今也在陽明山定居,和祖先一樣,在巫雲山莊門口種下了橘子。攝影:林慧貞



陳郁琦說,以前陽明山曾種了高達三千甲的染料植物「大菁」外銷,但隨著化學染劑興起,大菁被剷除,改種桃子、橘子等台灣內需農產,因此有一段時間,挑夫會將桃、橘擔回金山,賺取更多收入。但陽明山農地狹小起伏大,不如中南部有規模,果樹產業不久便沒落,茶葉興起,卻又不敵高山茶葉,如今綠竹筍成了當地人的出路,這種保鮮期短,需要快速送到市場的農產品,正好切合陽明山鄰近大台北都會的優勢。


林樂昕的家族也被歷史洪流捲動,祖公靠著挑魚養大孩子,後代種起草山柑,市場衰敗後改種茶。文化大學開辦後,在附近經營雜貨店,土地轉為自家菜園,到了林樂昕這一代,多半到都市尋找工作機會。


林樂昕說,以前陽明山農業是面向國際的,後來才轉為國內,在深知自己無法大規模栽培後又開始轉型,「以前對陽明山的農業認識很淺碟,訪過自己家中長輩和當地耆老後,才更深度了解這塊歷史,擴展到更大的空間史。」





林樂昕和陳郁琦在巫雲山莊前的小菜園自給自足,學著和土地連結。攝影:林慧貞



「我一報阿公名字,大家都知道!」盼重現人情味扎根鄰里


林樂昕不僅因訪談重新認識自己家鄉,更深刻感受到鄉間綿密的人情味,「我一報阿公名字,大家都知道!」


耆老的記憶是由人所構築,形容古道時,他們會生動地說:「就是xxx的家,後面穿過去,再從夜總會(墳墓)對面進去。」xxx可以代換成耆老身邊所有的街坊鄰居。還有長輩生動地描述,曾有人在竹林撿到了錢,蓋了一棟磚造屋,林樂昕和陳郁琦每次訪問都聽得津津有味,不由自主讚嘆:「以前的人鄰里關係也太緊密,而且範圍太大了吧!」


巫雲山莊修復後,他們也努力效法祖先精神,串起周遭網絡,和同樣致力於探查在地文史的岩山里辦公處合作找尋古道歷史、舉辦工作坊,規劃巫雲山莊成為魚路古道全段健行時最好的中繼站,人們在此吃飯、分享、過夜,看見讓文大美術系學生醉心的山嵐。


健行時他們還特地找來生態解說團隊「瓦拉米環境探索工作室」,讓參與者在感受腳下土地之際,身心也和周遭動植物產生連結,「我們真的有好多東西想讓大家知道。」


去年兩人正式定居在陽明山社區,目前巫雲山莊是他們的辦公空間,並未對外開放,兩人正思索如何讓這個空間發揮價值,將古道行程剪裁成適合一般大眾的活動,也打算拜訪附近的農友,討論可以一起做什麼有趣的事,期許可以和祖先一樣,在不斷變化的大環境中,找到安放自己的位置。





巫雲山莊是林樂昕祖先靠著擔魚起家,修復後成為重新連結地方的基地。攝影:林慧貞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