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歌一起唱—林班歌》三年集成專輯專書 記錄林業發展與原民文化的交織歲月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於11月12號舉辦《有歌一起唱—林班歌》專輯及專書發表會,委由靜宜大學副教授黃國超進行歷時三年的田野調查與歌曲採集而成。專輯共收錄10首具代表性的族語創作歌曲,專書則以田野調查訪談的資料,透過專文方式記載了林班歌與林業政策發展史。
林班歌曲反應原民勞動心情 成為抒發出口
過去,林業相關研究大多以植物學、科學數據為主,少有對族群文化的深入探討。但這些年來,林保署開始逐步融入人文視角,探索各族群在林業發展過程中的參與與貢獻,並試圖保存與傳承其文化遺產。這一轉變的成果之一便是《有歌一起唱—林班歌》的誕生。這一個三年計畫,內容包括專書、紀錄片和音樂專輯等多重形式。
林業署指出,台灣光復後,為了推動造林政策,並滿足社會發展需求,投入大量勞力在林業上,原住民離鄉背井投身參與砍草整地、運輸木材及修枝疏伐等工作,「林班歌」就是1960至1980年代,原住民在林班地工作時所傳唱的歌謠。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為圖溫飽,原住民工人長達數月投身山林工作。夜晚時分,大家圍著篝火,聚在一起,用簡單的樂器即興編出歌曲,愜意哼唱,成為辛勞過後疲累與寂寥唯一的出口。
林班歌的歌詞混合了原住民族語、日語及華語,旋律則融合了傳統古謠、日本歌謠及中西流行歌曲,內容多變且豐富。原住民各族群、部落之間也會彼此傳唱,最終形成了獨特的林班歌文化,成為台灣原住民史上不可磨滅的重要篇章。而這些歌聲、文字及影像紀錄,也豐富了林業文化的多元面向。
林班歌謠並非皆流行於部落 排灣族保存最為完整
黃國超指出,這項計畫的第一年,研究團隊深入台灣各地,尋找曾參與林班工作的原住民進行訪談,而有上林班的年代,幾乎是目前已60歲以上的長輩才有機會參與。過去,本以為阿美族在歌謠傳唱方面較為發達,然而,實際發現,排灣族的林班歌謠在所有原住民族群中,保存最為完整。這些歌謠不僅傳唱於部落內,也在花東地區的林業發展中,成為工作時的文化表現和記憶傳遞。
在阿美族中,林班工作的經歷並不如排灣族或布農族普遍。主要原因是阿美族在1960年代後,更多族人從事漁業,較少從事林班工作,這些差異不僅與族群的歷史背景有關,也與當時的交通和工作機會有密切聯繫。
在《有歌一起唱—林班歌》專輯曲目的挑選過程中,研究團隊發現,林班歌謠多數是口傳或集體創作,很難找到明確的詞曲作者。這些歌曲常是原住民在艱難工作中創作出來的,反映了他們在林間的生活心情,或是對家鄉的思念。這些歌謠有些雖然未流行於部落,但卻在山中創作出一種特殊的情感表達。
專輯包括10首歌,選曲力求代表性,涵蓋了不同比例的時代背景。例如,有的歌曲直接反映了在林班生活中的艱辛與希望,有的則展現了族群與語言的轉變,特別是在國語推行時期,如何用官方語言來表達情感與日常生活(如專輯中的「女朋友」一曲),也是專輯想展現的亮點之一。此外,專輯也包含了布農族和阿美族的歌謠,其中有些歌曲表達了思念和對戀人的情感,有些則涵蓋了早期歌曲的簡單即興創作,展示了原住民如何在不同時代中表達自己的心情歷程。
林班歌的旋律來自多元文化,形成部落凝聚力
黃國超指出,林班歌曲也反應了原住民歷史和文化的見證。1951年山地平地化運動推行後,部落的生活模式逐漸改變。從上而下的指導與檢查要求,要求族人符合所謂的文明及現代,逼使原住民不得不逐步融入貨幣經濟,促使部落成員進入市場勞動,原住民必須尋求穩定的收入來源,滿足日益增加的生活開支。
在此過程中,林班工作不僅是一份職業,還成為部落內部交流與連結的方式。勞動和收入的需求促使社群內形成了新的合作與互助模式,而這些歌謠成為情感表達和社群凝聚力的重要象徵。透過歌謠,工人能夠傳達對生活的感受、心聲以及對家庭的責任,進一步加強了部落之間的聯繫。
「許多林班歌一開始來自部落傳統的歌謠,而在林班工作時,會填上一些虛詞,或為了與他人互動,自己填上一些國語或族語歌詞,開開老闆或朋友的玩笑。」
黃國超說,林班歌的旋律來源極為多樣,融合了原住民語、日語、華語以及後來流行音樂的元素。以阿美族為例,他們的傳統歌謠多為原本的虛詞傳統歌謠,隨著時間的演變,歌曲逐漸吸收了不同的語言和元素,這種音樂的融合,不僅僅體現在歌詞上,還包括了旋律的改編和創新。
魯凱族音樂人包勝雄認為,早期的林班歌多為短歌,隨後部落中一些音樂愛好者將其譜成簡譜並發展出更長的版本,在部落的祭儀及聚會中,這些歌又因需要而發展出不同的長度及語言的版本。如排灣及魯凱族的婚禮中有著獨特的「圍舞」,歌曲一首接著一首唱,需求量很大,而這樣的傳統舞蹈與歌唱,形成了林班歌一個重要的社會功能,不僅在祭典和日常生活中演唱,也在團體活動中增進凝聚力。
由快樂輕鬆轉為哀傷思念——林班歌反應原民勞力變遷
林班歌這種獨特的音樂形式,在不同時代和場所的表現方式和主題有所不同,也反映了台灣社會的變化和原住民文化的適應過程。
黃國超指出,林班歌最早發展時,多為族語或日語。這一時期,歌曲的主題以山林工作和日常生活為主,且歌詞中帶有對自然環境和工作艱辛的真實描繪。然而,隨著國民教育的普及和族群語言的變遷,到了70年代中期,以國語為主的歌曲逐漸成為主流。這是因為在當時的年輕一代中,國語已經成為主要的溝通工具,族語的使用逐漸減少。
「語言的變化是一種時代的反應,」黃國超說:「原住民的年輕人已經不太會講族語,而在都市或學校裡,他們更能夠使用國語來進行表達。」語言變遷促使林班歌的音樂內容和風格逐漸融入更多的現代元素,如華語和日語的歌曲旋律,各種各樣的變化,就像是二創、三創的改造。
而早期的林班工作,最多兩到三個月就結束。從1970年後,隨著政治經濟變遷,資本主義進入部落,導致族人為求生存,不得不大量向外遷徒,遊走於更遠的林班、工地,一去有時2、3年,也讓早期普遍為快樂輕鬆的勞動歌曲,到後期轉為大量的對親人和故鄉的思念和無奈的哀傷歌謠。這些歌曲在部落和都市之間的傳播,形成了文化的「縮小與放大」效應。最早在部落裡學習到的歌謠,會被原住民工人帶到其他地方,透過相互交流和改編,逐漸在各地流傳開來。這種傳播過程,讓林班歌從一個地區性的音樂類型變成了更為普及的文化元素。
黃國超指出,推廣這些作品的初衷並非僅僅為了保存,更希望能激發年輕人對原住民文化的關心,從而促進跨族群的理解與尊重。這一過程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單位、學校以及社會團體的參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成為未來的橋樑,讓更多世代共享與認識。
想聆聽「林班歌」曲風、了解林班歌與林業史如何交織的人,可至五南書局購買,歌曲也上架Spotify、apple music、Youtube等串流平台,提供多元聆聽管道。
最新生活新聞
-
-
華中攜手60所大學舉辦大學博覽會 未來升學擁有更多選擇權
(22 分鐘前) -
大小學生齊學自救!嘉藥推廣水域及用藥安全教育
(23 分鐘前) -
Infobip資料顯示亞太地區黑色星期五和網路周通訊互動創紀錄
(26 分鐘前) -
花蓮縣府參訪福岡FDC 借鑒利害關係人協作模式 強化創新驅動力量 加速打造在地創新生態圈
(27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