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2°
( 24° / 20° )
氣象
2024-12-13 | 環境資訊中心

恐龍時代納瓦鳥化石大解密 填補鳥類大腦演化7000萬年的空白

現生鳥類擁有複雜的認知能力,這些能力如何從始祖鳥演化到現代,中生代的鳥又是什麼樣子?這段7000萬年演化歷程的空白,如今有突破性的進展。


2016年,巴西古生物博物館的科學家發現一副古代鳥類的化石,頭骨幾乎毫無損害的保存下來,完美填補這段未知的歷史,揭開鳥類大腦演化之謎。






2016年巴西科學家發現納瓦鳥的化石,填補7000年鳥類大腦演化之謎。圖為納瓦鳥骨骼。圖片來源:Stephanie Abramowicz


解7000萬年鳥類大腦演化之謎


劍橋大學和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組成的化石研究團隊,他們以發現者納瓦(William Nava)為名,將化石命名為納瓦鳥(Navaornis hestiae)。納瓦鳥的體型和歐洲椋鳥(European Starling,學名Sturnus vulgaris)相近,推測牠生存在8000萬年前,恐龍大滅絕之前的年代。


科學家對於1.5億年前的始祖鳥到現生鳥之間,鳥類大腦演化的過程所知有限,這段空白長達7000萬年。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古生物學教授菲爾德(Daniel Field)解釋,現生鳥類有非常先進的認知能力,但科學家並不清楚鳥類在何時以及如何演化出如此獨特的大腦和智力。納瓦鳥正是學術界長久等待的化石。


研究團隊運用先進的微型電腦斷層掃描,重建納瓦鳥的頭骨和腦部。結果顯示,納瓦鳥的大腦比始祖鳥還要大,代表牠的認知能力比始祖鳥更好。不過,牠腦部的其他區域仍發育不足,例如小腦,代表牠尚未演化出現生鳥類複雜的飛行控制機制。






納瓦鳥的發現填補7000萬年鳥大腦演化的空白。左到右分別為始祖鳥、納瓦鳥和現生鳥類。圖片來源: Júlia d’Oliveira


食性廣、具覓食優勢、認知能力佳


乍看之下,納瓦鳥和現生鳥類差異不大,牠有雙大眼睛,喙沒有牙齒。但仔細看的話,會發現有些不同,例如牠的羽翼上有爪子。


現在無法判斷納瓦鳥吃什麼維生,但從嘴喙的構造來判斷,納瓦鳥的食性很廣,包括無脊椎動物和種子。從發現化石的地點來推測,納瓦鳥棲息的環境乾燥,有一條緩慢流動的溪流,周圍有蜥蜴、其它鳥類,可能也有大型恐龍。


菲爾德指出,從納瓦鳥的認知能力來看,牠可能具備覓食和尋找庇護處所的優勢,甚至有求偶這類比較複雜的社會行為。


滅絕的反鳥


鳥類演化在白堊紀出現兩大支系,一是真鳥類(Euornithes),現生鳥類都是真鳥類的後代;另一是反鳥類(Enantiornithes),已於白堊紀結束後全數滅絕。納瓦鳥屬於反鳥類,牠有複雜的羽毛,可能是優秀的飛行者。


納瓦鳥是當前發現的中生代保存最完好的鳥類化石之一,但研究人員相信,其它在巴西找到的化石也有助進一步了解鳥的演化。他們計畫繼續探索納瓦鳥與環境的互動,探索鳥類發展認知能力的過程。






機器重製納瓦鳥化石在挖掘出土的配置。圖片來源:Stephanie Abramowicz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