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8°
( 21° / 14° )
氣象
2024-12-13 | 環境資訊中心

號召氫能國家隊 台達淨零科學實驗室啟用 目標2026年小量生產電池堆與系統設備

國內氫能發展再添一塊拼圖。台達電子昨(12)日啟用「淨零科學實驗室」,與台電、中鋼、中油及國內供應鏈合作,組成「氫能國家隊」,進行不同材料應用在製氫、氫能發電等技術的實驗,讓國內廠商也能具備氫能相關生產技術。台達表示,使用的固態氧化物電池堆技術,發電每度可減少30%碳排、產製每公斤的氫可減少約35%用電,目標2026年就可以開始小量生產,降低國產氫能成本。



台達啟用「淨零科學實驗室」。攝影:李蘇竣


全台唯一實驗室啟用 奠基本土氫能供應鏈


氫能源具有低碳排放的特性,可應用於交通、工業及分散式電網等多種領域,國發會也將氫能列入淨零12項關鍵戰略之一。


今(2024)年初,台達與英國氫能公司Ceres子公司簽下氫能源電池堆技術移轉及授權合約,並於昨(12)日啟用位在台南科學園區台南二廠的淨零科學實驗室,是全台首座MW級水電解製氫與氫燃料電池測試平台,可測試本土供應廠商不同材料的電池堆性能,透過數據推動本土化生產。台達董事長鄭平說,氫能發展有助強化國家能源自給率,也滿足企業綠色供應鏈需求,為產業鏈帶來了創新的商業機會。


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指出,國發會在2022年訂定淨零關鍵戰略,當時氫能還很模糊、遙不可及。但這兩年看到國外氫能以倍數成長,政府也積極檢討,各部會將研擬旗艦級的氫能戰略計畫,目標在四年內達到100MW。


環境部長彭啓明期許,希望未來2030年、2035年統計減碳量時「(氫能)可以算進來,量越大越好。」



台達「淨零科學實驗室」啟用典禮。攝影:李蘇竣


台達淨零科學實驗室測試平台。圖片來源:台達提供


SOEC/SOFC高效發電 可減30%碳排


台達目標幫助氫能技術本土化,與台電、中鋼、中油及國內材料供應鏈合作組成「氫能國家隊」,將透過淨零科學實驗室,開發能支持固態氧化物水電解製氫(SOEC)及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的製氫電源、電池堆、系統整合等技術。預計2026年開始小量試產電池堆與系統設備,估計每年SOFC產能可達10MW、SOEC可達30MW。


SOEC是將純水電解產製氫氣,而SOFC同樣是透過電解將燃料(氫氣、天然氣、氨氣)的化學能直接轉為電能,過程中產生500~600°C的高溫能被回收利用,可視為一個小型發電站,但不必經過傳統的燃燒、渦輪等機械發電過程。


台達氫能源應用新事業發展部總經理蔡文蔭表示,SOEC每生產1公斤綠氫約可使用38度電,而目前業界技術普遍用電約55度電,可節省30~35%耗電。至於SOFC,若使用天然氣發電,換算每度電碳排放量約365克,對比目前台電每度碳排係數494克,可減少25~30%碳排。


蔡文蔭補充,國際平均每公斤綠氫成本是6美元,現階段目標是提高效率、降低綠電成本,將成本降到每公斤3美元以下,長期目標更是鎖定在2美元以下。


台達氫能工程師解釋,雖然SOEC生產的氫氣可以投入SOFC來發電,但初期會優先滿足業界對於氫氣的需求,例如車輛燃料、工業製程等,創造的減碳效益會比發電還高。而SOFC建置快速,又可以利用既有的天然氣管線,在各地打造分散式電源,對於強韌電網也有幫助。



來自英國Ceres公司的「固態氧化物電池堆」技術,可用於電解產氫與發電。攝影:李蘇竣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