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9°
( 20° / 19° )
氣象
2025-01-10 | 環境資訊中心

5篇系列報導 走走赤峰街——看台北都市規劃和城市發展的未來




2024年4月起,包括赤峰街在內的南西商圈裡至少74間咖啡館、飲料店、服裝店等,陸續收到檢舉公文,指其違反《土地使用分區管理自治條例》,店家須變更營業項目,否則會被罰款、斷水斷電。據悉,此次事件為單一檢舉人檢舉,有店家和居民認為,這或許跟都市更新或TOD案有關。


《環境資訊中心》半年來跟進報導,撰寫五篇系列文章,從被檢舉的店家故事講起,梳理南西商圈、赤峰街的文化脈絡與生存現實,找回赤峰街的歷史痕跡;在事件發酵過程中,不少區外有心人為這個老區和店家奔走,希望在市中心幢幢高樓中保存幾代人生活的記憶。


11月底,北市府公布都市更新通盤檢討計劃,並於12月舉辦一連四場說明會;計畫範圍亦涵蓋赤峰、南西商圈。


這已不再是兩個商圈店家的未來,這是台北人在發展主義下的未來。



赤峰街商店被大規模檢舉,觸發不少民眾思考,到底我們想要一個怎樣的台北、怎樣的未來?攝影:袁慧妍


【系列報導1】用一紙公文 趕走這群帶著夢想在台北生活的人


無論是否收到檢舉公文,赤峰、南西商圈的店家都充滿著焦慮。在台北,有人想尋覓一片不一樣的空間實踐創業夢;有人想安居樂業,開個小店賺錢養家;有人守護了一個歷史遺跡,從此與這區的土地連結。


但一紙公文,讓店家陷入了困境——罰錢、斷水斷電,等同把小店判處死刑。(閱讀更多


【系列報導2】逃得過檢舉公文 也敵不過飆升租金——獨立書店的生死存亡


近年不少獨立書店進駐赤峰、南西商圈,帶來一道獨特的藝文風景。可是,即使沒有建商或政府介入,在資本主義下,飆升的租金也快要成為文化殺手。緊接而來的或許是連鎖商店、中高檔品牌進駐。活化老城區,最終可能帶來的是仕紳化。


書香氣息默默打起了赤峰街的名堂,卻可能變成為人作嫁。有資源的越來越強大,沒資源的越來越弱勢,這會是台北的未來嗎?(閱讀更多


【系列報導3】跟著建築工作者走走赤峰街 探究巷弄的前身與未來


巷弄文化是台灣的日常生活型態,幾十年前的人為了生存,在赤峰街一帶做起生意來。商家與學者認為,赤峰街在20、30年代早已是商住混合模式,用1983年才訂立的《土地使用分區管理自治條例》去處分店家,亦不符台北人生活的現實考慮。


在赤峰街一帶土生土長的建築師,帶記者走遍兩個商圈說故事。(閱讀更多


【系列報導4】王小棣、時代力量、市議員——為保留巷弄商圈奔走 市府輔導朝向合法化


在赤峰、南西商圈店家徬徨無助的時候,不少人用自身的力量為保留巷弄文化奔走——有人向市長蔣萬安提案,有人組織「研究小組」採訪商圈店家和居民的故事,也有市議員頂著被罵幫助「違法」店家的壓力,與公部門進行協調。


也許,城市就是需要這一種有溫度的人情味——有人陪伴、有人行動。(閱讀更多


【系列報導5】當北市府喊出大都更口號——那些歐洲建築師早有爭論、有效且永續的都市規劃在哪裡?


在系列報導的最後一章,我們回到最根本性的討論——什麼才是有效而永續的都市規劃?除都更外,商圈有其他生存的方式嗎?


在過去一百年,歐洲建築師們持續提出不同的城市規劃大綱,且修正論述,包括以人為本作為城市存在的基礎,並加入環境治理範疇。回到台灣,中央與地方政府亦有不同法規和活動,保存老城文化或發展為觀光景點。可是,為何北市府從未提出都更以外的解決方式?(閱讀更多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