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五年後路上一半小黃是電動車 交通部拚淨零還須給足誘因
為追求淨零,交通部推動「商用車輛電動化」及「永續航空燃油(SAF)」,昨(6)日辦理社會溝通會議。計程車與運輸業者直言,目前電動計程車仍要負擔高額保險費,電動貨車充電成本也過高,希望政府提供更充足的誘因。台經院則建議建立「綠色里程登錄平台」,將企業員工的低碳交通里程轉換為綠色通勤獎勵,以及透過智慧監理設備追蹤車輛排碳,帶動企業減碳。

2030年電動計程車普及率50% 交通部大手筆給購車補助
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今(2025)年初提出「台灣總體減碳行動計畫」,由行政院指定各部會執行六大部門旗艦減碳計畫,並啟動社會溝通。其中主管運輸部門的交通部,提出「商用車輛電動化及無碳化」以及「永續航空燃油」兩大旗艦計畫,並持續進行運具電動化、提升公共運輸等現有的減量規劃。
環境部與交通部昨(6)日辦理社會溝通會議,由交通部次長陳彥伯主持。交通部說明,商用車輛電動化的草案路徑,採「先緩後快」,目標2030年達成電動計程車普及率50%、電動小貨車普及率5%、電動大貨車600輛、氫燃料電池大客車25輛。預期2030年減碳效益達39.4萬公噸二氧化碳(CO2e)。
交通部表示,將以購車補助提高電動車數量。預計一般型電動計程車每輛補助35萬元、通用型每輛75萬元、電動小貨車每輛補助50萬元、大貨車每輛60萬元。其餘還有免徵貨物稅、牌照稅、汽燃費等優惠,以及補助業者充電樁與智慧充電系統。

充電樁少尖峰價格貴 保險每年9萬起跳 業者:大家花不下錢
計程車客運公會代表指出,當前計程車換電動車仍有諸多疑慮,包含購車成本高、充電設施不普及、里程焦慮與日後維修等面向。此外,還有充電火災的的公共危險隱患,導致目前電動車的保險費用非常高,一台特斯拉每年保險費9萬~17萬元,「大家根本花不下這個錢」。計程車客運公會建議交通部,除了購車補助,也要考量協助保險費負擔,減輕換車壓力。同時,也希望協助年長駕駛認識新的智慧科技,給予基本教育。
台灣通運倉儲公司代表提到,目前電動大貨車的充電樁稀少,成本高、申請程序繁瑣,一般業者恐怕很難負擔。目前電動車充電樁採專屬時間電價,用差別費率鼓勵離峰時間充電,但運輸業往往是尖峰時間必須充電,換算下來成本比柴油車還高。希望提供足夠誘因,否則容易導致業者考量成本而退回使用傳統燃油車。
台大先進公共運輸研究中心主任張學孔指出,台灣有多達96萬輛小貨車,但這些物流業者大多是個體戶,難以負擔汰換成本。他建議可以思考租賃模式,由政府提供補貼,同步加強城市物流的管理,地方政府可以思考限定電動車從事業務的規範,或是推動低碳交通區。

促進供應鏈低碳運輸 要先追蹤「綠色里程」
台經院所長陳彥豪強調,企業碳排放範疇三的重點包含上下游企業的運輸配送、員工通勤與商務旅行等。建議可以建立「綠色里程登錄平台」,將員工的低碳交通里程轉換為綠色通勤獎勵,給予額外交通費津貼等。台經院去年與交通部專案測試,發現內部員工的反應很好,都願意響應低碳運具。
除了員工的獎勵,陳彥豪表示,也可透過導入智慧監理設備,追蹤車輛創造出的綠色里程,這些排放資料才是打造綠色運輸生態系的關鍵基礎,從人流、物流帶動價值鏈減碳。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分析,電動大貨車2035年普及率僅有2%,代表有98%都是柴油大貨車,恐怕會衝擊整體2050淨零目標。台灣已進入大貨車汰換潮,可藉此加快推動,或是配合碳盤查登錄、品牌鏈要求以及公共工程規範等面向,鼓勵使用電動車。

2030年國籍航空使用SAF至少5% 目標穩定自產
除了商用車電動化,交通部也提出SAF旗艦計畫,成立SAF跨部會工作平台,分供給與需求端展開合作。需求方面,明年預計提出國籍航空SAF使用比例的分年目標,以及配套措施;2030年強制要求國籍航空公司使用至少5%的SAF。
今年4月23日,SAF平台媒合國內航空公司、機場與油商,同步在桃園、松山及高雄機場啟動SAF試行計畫,包含華航、⾧榮及星宇三家航空公司,於五條航線添加5%SAF。今年度後續航班,也將持續添加SAF,總計使用5900噸。
供應方面,明年則要提出2027~2032年的SAF供應量分年目標,並盤點SAF產能,提出設置SAF生產基地及供應中心;2030年則需訂定燃油供應商提供含SAF的燃油規定;2032年就要達成國內穩定生產SAF目標 。目前由供應端由中油公司、台塑石化帶頭,台塑今年將以共煉製程,生產5500公噸的SAF。
最新生活新聞
-
-
中正大學協辦2025年諾科獎台北峰會 首場與青年對話講座
(33 分鐘前) -
台北當代藝博會開幕 全新特展聚焦藝術家李亦凡
(34 分鐘前) -
清大師作業出題大罷免惹議 學生向教育部陳情
(38 分鐘前) -
要學生拍罷免宣傳影片交作業 清大課程引爭議
(38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