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委批噪音影響評估沒誠意 綠能石門區風電計畫補件再審
新北石門位於台灣能源發展前線,1971年首座核電廠在此設立,2003年首建6部商轉風機。近期有業者預計增設兩座陸域風機,總裝置容量約8.6MW。環境部昨(14)日進行「綠能石門區風電計畫」環評初審,環評委員認為業者針對風機噪音、炫影影響評估資料不具體,風機遭鳥類撞擊時的降轉、停機機制也未具體說明,指開發單位「一點誠意都沒有」,決議補正再審。

未完整評估風機噪音、炫影影響 環委:一點誠意都沒有
環境部昨(14)日針對「綠能石門區風電計畫」進行環評初審。該案擬於石門尖子鹿溪周邊設兩座風機,單機容量介於2~4.3MW,總裝置容量不超過8.6MW。
開發商石門綠能股份有限公司強調,風機尾部採鋸齒狀設計,可降低噪音,然而環評資料中未提供具體降噪數據。依業者評估,施工期間噪音增量最高為2.3分貝,營運期間全頻與低頻增量僅0.2分貝,列為「無影響或可忽略影響」。環委吳義林表示,此次與先前審查情況無異,業者未就噪音與炫影對居民影響進行完整評估,應明確量化受影響的戶數和其意見。吳義林直言,「這已經失去環評的目的」,指開發單位「一點誠意都沒有」,建議駁回。
業者表示,營運後如臨近民宅反應有風機噪音問題,將針對個案進行低頻噪音監測,並協助受影響的住戶安裝氣密窗,也遭吳義林批評,不能等到個案反應再處理。
環委張瓊芬則指出,開發單位未考量風機在颱風、地震等極端情境下,對折損範圍60公尺內居民的潛在風險和緊急應變措施。
地方溝通僅列拜訪紀錄 業者:居民反應不明顯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研究專員洪碩辰指出,此案延續1月初審時多位環委的質疑,業者仍未與易受到噪音、炫影影響的住戶進行溝通,僅列出拜訪居民的時間與說明開發計畫,未盤點居民不同意見分布,簡化在地聲音。
尖鹿里里長邱朝欉透過電話發言,堅決反對設置風機。里長表示,說明會中開發單位以「風機尚未設置、無法預估低頻噪音」作為回應。「我堅決反對,不應為公司利益犧牲地方居民,造成公害。」
業者則回應,已拜訪鄰近住戶,普遍對噪音反應不明顯。例如有居民表示「沒什麼感覺」,有居民稱「完全沒聽到」,據開發商在環評書件的資料,亦有其他兩位居民表達反對意見。業者表示,未來將依環委意見進行噪音模擬,並強調因案場位於山坡地,有利於噪音收音。

鳥類撞擊應對機制不足 環委批虛應故事
業者的鳥類目視四季調查成果,觀察到黑鳶、大冠鷲、台灣畫眉、紅尾伯勞、台灣藍鵲五種保育類物種,共914隻次。風機範圍500公尺外的「對照組」則觀察到八種保育類物種,共1510隻次。此外,春季鳥類垂直雷達筆數為4000多筆,夏季更是高達9000多筆。
石門綠能提出鳥類撞擊減緩措施,如當日鳥類、蝙蝠屍體總數若超過五隻,將進行風機降載或停機。隔日進行巡檢,確定鳥類、蝙蝠屍體總數低於五隻後,恢復運轉,營運期間會持續記錄巡檢作業記錄。
環委黃志斌直言,業者對屍體發現時間點、計算標準等關鍵細節並未交代清楚,「這是虛應故事,不是減緩措施」。黃志斌接受《環境資訊中心》採訪時表示,他在環評遇到的風機業者,歷來都否認鳥類撞擊紀錄,「每次問,他們都說沒有。」
閉門會議中有委員直言,原以為本案「相對單純」,因基地鄰近已有四座台電風機,但開發單位連附近民宅戶數都不清楚,顯示準備不足。本案決議補正再審,強化對鄰近敏感受體影響評估說明,另考量民眾在外活動情形,重新提出具體可行的減緩措施。
最新生活新聞
-
台鐵「香山=新竹」驚傳行人入侵!8列車延誤
(18 分鐘前) -
黃仁勳專機停松山機場 民航局:6天收費逾9.5萬
(19 分鐘前) -
幼貓墜樓亡 桃住都中心呼籲飼主善盡責任 違法者當依法重罰並終止租約
(32 分鐘前) -
碳匯、時事入題!國中會考社會科取材生活化
(33 分鐘前) -
巨型「嶼海方舟」即日起正式啟航 帶來嶄新沉浸式體驗
(36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