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30° / 26° )
氣象
2025-05-19 | 環境資訊中心

核電歸零然後呢? 民團喊話再生能源接棒

核三廠17日停機除役,台灣進入非核家園,經濟部規劃今(2025)年度將新增多部新的燃氣發電機組與風、光電等再生能源,被擁核團體批評可能導致碳排增加。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今(19)日召集各式再生能源代表,共同向政府喊話,呼籲接下來大力推動綠能,由綠能銜接非核。




核電歸零然後呢? 民團喊話再生能源接棒


5月17日晚間,反核團體用雷射在台電大樓打上「非核家園」標語。攝影:李蘇竣


核三運轉40年停機 貢獻2741億度


核三廠2號機執照到期,機組在17日下午1時許開始逐步降載,晚間10時解聯,午夜12點之前安全停機,台灣自此達成「非核家園」目標。


台灣電力公司說明,核三2號機自1985年5月18日商轉,40年運轉期間,發電度數累積約2741.6億度。完成安全停機之後,後續還要將反應爐心的燃料退出、移至燃料池,還有核廢處置等核後端工作,例如興建乾貯設施、最終處置場選址及設置等事項,期待社會各界能夠支持。


當晚,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在台電大樓前舉辦記者會,就在停機前一刻,環盟用雷射儀器在大樓外牆打上「非核家園」,與來自日、韓等國外反核團體共同慶祝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廢核國家。環盟會長謝志誠感慨,台灣有核電的日子共1萬6965天,感謝台電工作人員在背後確保安全,也感謝老天讓台灣平安度過。




核電歸零然後呢? 民團喊話再生能源接棒


核三廠2號機於5月17日除役,將依程序逐步降載停機。圖為核三廠控制室。圖片來源:台電


3%電力由燃氣補上 擁核團體批提高碳排


核三2號機發電占比約3%、裝置容量95.1萬瓩,少了它對供電會造成多大壓力?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今年全年台電新增燃氣發電裝置容量約481.3萬瓩,包括將在上半年完成滿載調度測試的大潭電廠7號機(91.3 萬瓩)、興達電廠新1號機(130萬瓩),預計可供應夏季尖峰用電需求;下半年還有興達新2號機(130萬瓩)及台中新1號機(130萬瓩)會上線。另有約350萬瓩光電與風電也將陸續加入,遠超過除役核三2號機的裝置容量,可以「無縫接軌、無虞取代」。


中華民國核能學會、氣候先鋒者聯盟等擁核團體,則在今日上午召開記者會,指民進黨政府能源轉型進度落後,截至2024年底,台灣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僅11.9%,距離2025年20%的政策目標尚有顯著落差。擁核團體表示,在核三廠除役後,台電規劃新增燃氣機組,使能源結構進一步傾斜至燃氣,為減少碳排放、能源自主與發電成本帶來挑戰,呼籲政府應讓核電廠延役。




核電歸零然後呢? 民團喊話再生能源接棒


核三廠2號機發電歸零。圖片來源:台電提供


綠能團體喊話再生能源接棒 籲政府加速推動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今同樣舉行記者會,召集太陽光電、風電、小水力、地熱及海洋能等多元再生能源代表,隔空向政府喊話「核電除役、綠能接棒」,加速推動再生能源。再生能源聯盟指出,國內綠電占比今年三月已達14.6%,在能源轉型期間,經濟表現持續升高,配合減煤政策,不論空污或是經濟都不用擔心,需要關注的是「再生能源能否接上?」。


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理事長洪正中說明,小水力發電在自來水系統應有快速發展潛力,目前卻只有推動不到1/5;在農水系統,雖然案源多,但累計開發量仍不到預估潛力的1/4;其餘如河川、污水排放系統等都還有開發空間。為了達成淨零目標與滿足RE100需求,推動綠能刻不容緩。


海洋能協會、地熱協會等代表也建議,面對新興的能源型態,政府應跨部會整合,簡化程序上的負擔。海洋能協會理事長莊閔傑指出,台灣海洋能蘊藏量高達150GW,約是55座核電廠。目前評估可開發的潛能約28GW,也已經超過10座核電廠;但涉及管理單位太多,一個案子流程至少要三年。



核電歸零然後呢? 民團喊話再生能源接棒

再生能源聯盟呼籲核電除役後換綠能接棒。攝影:李蘇竣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