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8° )
氣象
2025-08-06 | 環境資訊中心

燃煤廠污染、鎳礦開採破壞生態 印尼工人跨海來台赴華新麗華總部抗議

印尼鎳礦產業隨著全球電動車需求而擴張,台灣華新麗華旗下公司在印尼經營冶煉廠與燃煤電廠,為鎳礦加工,卻造成環境與人權衝擊。昨(5)日環保團體與來自印尼的華新子公司員工、工業區周邊原住民,赴華新麗華台北總部召開記者會,批評華新麗華於印尼的燃煤電廠污染空氣與水源,且存在工人墜亡後工安未改善等問題。華新麗華則強調一切依法作業,並指稱部分資訊不實。



燃煤廠污染、鎳礦開採破壞生態 印尼工人跨海來台赴華新麗華總部抗議

國內外環保、人權團體、印尼當地工人昨日於臺北市信義區華新麗華總部前抗議。攝影:鍾依靜


燃煤廠影響居民健康 採購鎳礦礦區涉破壞「海上亞馬遜」


印尼鎳礦產業急遽擴張,造成環境污染、土地掠奪等問題。環境權保障基金會指出,華新麗華在印尼莫羅瓦利(IMIP)與韋達灣(IWIP)為鎳礦加工,經營冶煉廠與燃煤電廠,該廠區距離中小學僅數百公尺,當地學生與婦女常出現皮膚與呼吸道疾病,然而華新麗華仍持續興建燃煤廠,且未採用最佳技術減排,背離全球淨零趨勢。


生態人權解放組織(AEER)執行長Pius Ginting表示,華新麗華自我定位為支持再生能源的公司,卻依賴化石能源,成為印尼加里曼丹地區森林砍伐的煤炭幫凶。此外,他也指出,華新麗華子公司從GAG公司採購鎳礦,衝擊當地生態與原住民土地。


GAG採礦區位於有「海上亞馬遜」之稱的四王群島,鎳礦開採作業引發抗議,目前已有11位北馬魯古住民因抗議開發遭逮捕,華新麗華卻未公開表示將停止採購鎳礦。Pius Ginting呼籲華新麗華,立即停止購買來自GAG島、Mabuli島等生態極度脆弱小島的鎳礦。他也補充,針對這類問題,華新麗華多次用已發布的ESG報告回應,未針對具體問題正面說明。


印尼受影響社區自救會(Fakawele)創辦人Adlunfiqri,以及當地原住民Said則指出,韋達灣工業區周邊因森林砍伐、水土保持問題,洪災狀況頻繁。Fakawele呼籲,在印尼投資的企業不要從有問題的礦區採購鎳礦。



燃煤廠污染、鎳礦開採破壞生態 印尼工人跨海來台赴華新麗華總部抗議

當地原住民指出,韋達灣工業區(IWIP)周邊因森林砍伐、水土保持問題,洪災狀況頻繁。攝影:鍾依靜


鎳業工人墜亡案未獲改善 印尼工會與環團持續施壓


除了環境破壞,華新麗華的職安問題也備受關注。華新麗華印尼子公司華新鎳業工人、印尼莫羅瓦利工業區工會成員Johan Sappara表示,去(2024)年9月,窯爐輸送帶部門的年輕工人Andri,不幸在工傷事故中喪生。


據莫羅瓦利產業工會(SPIM),Andri先被輸送帶夾住,隨後從超過20公尺的高處墜落,華新麗華仍將責任推給死者,並未公布完整調查報告,也未提出改善工安的具體作法。Johan進一步說明,印尼華新的工作場所在職業安全衛生面也存有問題,每月約有三成員工因此生病請假,「而遠在台灣的華新總部高層,可能未充分掌握這些狀況。」Johan表示,將持續監督並推動相關訴求,直到華新麗華真正改善為止。


《金融時報》,2024年上半年,莫羅瓦利工業區(IMIP)發生五起重大事故,造成8死、63傷,報導指出,長時間輪班、缺乏安全裝備與訓練,加上設備老化與監管鬆散,是職災頻傳的主要原因。



燃煤廠污染、鎳礦開採破壞生態 印尼工人跨海來台赴華新麗華總部抗議

華新鎳業工人Johan 首度來台,親赴華新麗華總部發聲,表示將持續關注職業安全問題,盼能讓外界正視印尼工人面臨的工作風險。攝影:鍾依靜


溝通一年 環團多數訴求未獲正面回應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主任孫興瑄表示,自去年10月起,環權會與華新麗華多次往來,協助反映訴求、釐清報告書未揭露事項,然而,近一年溝通僅釐清部分事實,多數訴求未獲正面回應。


孫興瑄表示,昨日與華新麗華的閉門會議中,針對勞動條件改善、污染數據公開、人權與環境盡職調查、燃煤淘汰時程等關鍵議題,華新麗華未提出實質承諾,也未保證年底前召開與印尼當地社群的會議。他指出,作為跨國企業應以行動落實永續承諾,這樣的結果令人遺憾。


對於上述指控,華新麗華回應,相關事項皆已查證並多次澄清,認為部分資訊與事實不符,對環團說法感到遺憾。公司強調並無持續新建燃煤電廠,現有設施符合法規,已安裝排放監測系統(CEMS),且所有礦源皆來自印尼政府核准的合法供應商,與有疑慮者無合作關係。針對工傷事故,公司稱第一時間啟動應變,並依規定提供撫卹與照護,調查已由印尼政府結案。



燃煤廠污染、鎳礦開採破壞生態 印尼工人跨海來台赴華新麗華總部抗議

印尼當地紅土鎳礦。圖片來源:Fakawele提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