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9-19 | 環境資訊中心

跟月老求演唱會門票、香品「電子化」 新一代的燒香面貌

在年輕一代的心中,燒香是一個衝突又和諧的存在。有的人家族祭拜從一年高達17次,逐漸減少為五次;有北漂十年上班族,離開香煙繚繞的老家,卻因緣際會為百年香舖繪製新的線香包裝。


有人說,香就像人與神靈之間的Wi-Fi,必須有香,願望才能夠直達天聽。在台北龍山寺月老廟,人們的祈願已不限於姻緣,而是韓國男團SEVENTEEN小分隊的演唱會門票。「追星就跟姻緣一樣,是一種緣分。」Z世代如是說。


文史工作者施景耀說,人終究會找到他跟信仰的連結。信仰與燒香,也不總是一體兩面。新一代的香火日常,將會是怎樣的光景?




跟月老求演唱會門票、香品「電子化」 新一代的燒香面貌


龍山寺拜天公的香客。攝影:鍾依靜


新一代人的香火日常


2015年龍山寺宣布七座香爐減為三座,一爐一香。2017年,三座香爐再撤掉兩爐,同時免費提供民眾一人一炷香,並使用最好的香、縮短香枝長度等作法。當年還是大學生的John(化名),親眼見證龍山寺香火漸減的過程。


「我覺得(減香)是好的欸,至少時代在進步」。John已經不相信老一輩「香燒越多越虔誠」的說法。妹妹Selina(化名)則是對香的味道敬謝不敏,「有點太燻了。」


Selina在英國讀完電影行銷碩士,帶著重新理解台灣的視角回到家鄉,卻跟著哥哥勤跑廟會現場,從傳統中看見文化。她說,「一個國家如果沒有文化的話,那就是個空殼。」




跟月老求演唱會門票、香品「電子化」 新一代的燒香面貌


Selina眼裡的龍山寺。攝影:鍾依靜



跟月老求演唱會門票、香品「電子化」 新一代的燒香面貌


新款香品,以香媽為主體重新設計品牌。攝影:鍾依靜


神明插畫家周育寧曾經說過:「我聞到『香』的味道就安心。」


今年初春的艋舺新富町有樂事市集,周育寧為台北老香舖「老明玉」繪製新版線香包裝。周育寧表示,她位於台南佳里的老家,四樓擺放著神龕,阿嬤帶著年幼的她祭拜,整年沒有一日中斷。


神明插畫家只畫神明嗎?周育寧笑說,自己的作品不是只有宗教題材,還有街頭風景、台式小吃等,「這些都和我成長的環境有關。我喜歡把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元素疊加在畫面中,看起來衝突卻又和諧,像是台灣這座島嶼本身。」


離家10年,也離開習慣的香火味,周育寧卻沒有太多不習慣,她說,「我覺得每個時代不一樣,一定會有那個時代要討論的議題。」


年輕的她們跟月老求演唱會門票


體感溫度35℃的龍山寺,香客不畏酷暑,擠進香火最旺的月老廳。18歲的Joy(化名)和19歲的雨(化名)分別從基隆、桃園來到台北,下午4點的太陽仍熾烈,這是她們第一次參拜月老。她們所求的卻不是姻緣,而是韓國男團SEVENTEEN小分隊的演唱會門票。


案桌上有乖乖、甜點、肯德基蛋塔,還有擺放整齊的演唱會座位圖、偶像的照片,這是年輕世代的祈願方式。


首先,向月老報告演唱會資訊,接著影印一張座位圖,圈出想選的區域與購票時間,最後擺上供品祈求順利。月老偏愛甜點,一定要雙數。拜完靜待5~15分鐘,擲筊詢問月老是否滿意,得到聖筊後再安心離開。




跟月老求演唱會門票、香品「電子化」 新一代的燒香面貌


向月老報告完演唱會資訊後,接著影印一張座位圖,圈出想選的區域與購票時間。攝影:鍾依靜


Joy說,「我覺得追星就跟姻緣一樣,是一種緣分。」她一邊收拾供品一邊分享,這次帶來的供品是從阿嬤家餐桌上拿的。當她說自己要拜月老求演唱會門票時,阿嬤雖然有些不理解,卻也表示尊重。


當祭祀方式隨著時代改變,萬華地方團體「沐育文化」營運長施景耀認為,「當人願意去進入信仰的時候,終究會找到跟信仰的連結。」對於香,他也有一套解釋,「就像一個Wi-Fi或是天線,你必須要有香,才能跟直達天聽。」


施景耀的家中,有24小時燃燒的香環,點起微微火苗,讓香味久久縈繞。在這個香火漸淡的時代,信仰沒有消失,而是轉化。




跟月老求演唱會門票、香品「電子化」 新一代的燒香面貌


萬華地方團體「沐育文化」營運長施景耀。攝影:賴晁翔


電子香和環保金爐——「我們就是要做的像真的」


將環保電子香插進香腳,香頭紅燈隨即亮起。台中「全益成」推出一款仿真手工電子香,香腳為手持一體式充電電池,香柱則仿照傳統手工香,外觀包裹沈香粉,細緻呈現仿真紋理。雖著環保意識提升,電子香銷量有增加嗎?老闆徐章耀笑了一下說,傳統祭拜仍多由長輩主導,年輕一代參與較少。




跟月老求演唱會門票、香品「電子化」 新一代的燒香面貌


「全益成」研發的仿真手工電子香。圖片來源:全益成 提供


徐章耀表示,電子香的客群樣貌,可能因為家中成員患有肺部疾病、有新生兒、公寓大樓禁止燃香等原因。他創業的緣分也是因為靈骨塔機構找上門,為這類嚴禁明火的空間打造電子香,「每天都3萬人去祭拜有沒有,人太多了,沒辦法在密閉空間裡面燒香。」


全益成用不鏽鋼材質製造香柱,捨棄常見從中國進口、易受高溫變形的塑膠。「LED電子香的都不像(真香)!」徐章耀說,「我們就是要做得跟真的一樣。」


屏東環保水洗金爐業者「傳說藝品」,則是將廟宇雕刻工藝應用在環保金爐的轉型案例。傳說藝品早期研發的初代環保金爐採麒麟造型,外觀霸氣,但佔地與用水量大。經過改版迭代,研發配備洗塵設備與節水系統的環保金爐,2019年更進軍新加坡,將台灣製的環保金爐推向國際。


更早在2013、2014年進軍新加坡的「安南企業」,推動300座環保金爐設置於義順鎮組屋區,成為新加坡推動「優雅生活」(Campaign to promote Graciousness)行動中的一環,也是新加坡首次在組屋社區中裝置燒化設備。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