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民生電價漲3.12% 美關稅影響工業電價凍漲
電價費率審議會今(19)日決議,民生平均電價調漲3.12%,工業電價則因美國對等關稅等不確定因素凍漲,本次調整後台電預計年收可增64億元。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認為,並非所有產業都受美國關稅衝擊,工業電價不應全面凍漲,否則恐怕削弱企業投資節電的誘因。

民生調漲3.12% 工業電價凍漲
經濟部今(19)日召開2025年下半年電價審議會。經濟部次長賴建信表示,考量電價未能反映成本,且台電鉅額虧損,決議民生電價調漲3.12%,工業電價則繼今年4月後再度凍漲,維持平均每度4.27元。整體平均電價由3.76元提高至3.78元,整體漲幅約0.71%。
細看民生電價調漲方式,小商店平均漲幅0.96%,用電700度以下每度電調漲0.1元,701度以上不調整。住宅平均電價漲幅4.3%,用電700度以下每度電調漲0.1元,701~1000度每度調漲0.2元、1001度以上調漲每度0.4元。以每期(2個月)用電1000度的住宅試算,每期平均電費增加100元。
賴建信說明,上半年住宅用電最低級距每度電僅收1.68元,「幾乎是台電合理發電成本不到1/2」,為反映成本,才需適度調整民生電價。
產業方面,下半年面對美國對等關稅的不確定性,「不希望這些方案堆疊,對物價波動造成影響。」,決議凍漲工業電價。經濟部並表示,本次電價調整對今年CPI影響僅有0.0133%。
台灣住宅電價仍低於日韓
記者會中,經濟部未透露現階段的合理電價平均值,僅表示合理調幅為6.45%。根據最新的2025年3月電價審議會檢討資料,合理電價應達平均每度4.0968元。本次審議會決議整體平均電價3.78元,漲幅約0.71%。
民生電價這次有調漲,但台灣住宅平均電價每度2.89元仍低於許多國家,例如韓國每度3.96元、新加坡每度6.8元、日本每度7.73元。

台電過去3年吸收民生用電成本約2600億元、產業用電成本3400億元,目前累積虧損已逾4000億元。政府過去規劃撥補台電千億元以維持穩健營運,但未獲立院同意。除調整電價,台電未來是否再爭取千億撥補?賴建信表示,2026年預算書已送入立院,當中未編列補助預算。
賴建信表示,台電雖有虧損,但今年開源節流,至年底可多出190億元,比年初設定153億元目標還高。而此次電價調漲後,台電預計全年收入可增64億元。
環團:工業電價不應全面凍漲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分析,每月用電700度以上家戶,電費占所得約0.6%,用電330度以下家戶電費占所得則將近1.5%。本次調整針對用電較高者有較大漲幅,可讓用電多、收入高者承擔更多責任,有助於電價合理化。但針對1000度以上的高用電戶,應給予更高漲幅。
產業電價凍漲,則可能削弱企業投資節電的誘因。趙家緯表示,近期已有部分業者因關稅等不確定因素,在節能投資上趨於保守。他指出,官方以考量關稅衝擊為由凍漲工業電價,但並非所有產業都受相同程度衝擊,且台灣第二季GDP成長率達6%,合理作法是針對未受關稅壓力影響的產業進行相對應調漲,而非全面凍漲。
政府應持續關注企業深度節能計畫
趙家緯建議,政府應持續關注深度節能計畫的推動成果,若企業1.5%年度節電率目標遇到瓶頸,就應回頭思考是否要調整不同行業的電價,強化節能力道。
由於燃料價格下跌,台電累積到7月盈餘有41億元。調漲電價後,將額外增加15億元電價收入。但是趙家緯呼籲台電「不能今年打平就高枕無憂」,台電過去累積的虧損若未解決,恐不利強化電網韌性相關工作執行。

他分析,明年10月接近地方選舉,電價再漲可能性不高,政府須把握下次(4月)審議會推動更合理電價,確保台電有充足資源投入必要建設。
最新生活新聞
-
-
各種悲傷:失眠、幽閉恐懼、家有膽小狗……瑣碎到難以啟齒的小困擾與小怪癖【短篇故事集】
(2 小時前) -
新竹縣 一週天氣預報(09/25 05:00發布)
(2 小時前) -
新竹縣09/25 今日白天 晴時多雲 溫度: 26 ~ 33 降雨機率: 20% (09/25 05:00發布)
(2 小時前) -
新竹市 一週天氣預報(09/25 05:00發布)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