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
( 22° / 20° )
氣象
2025-10-30 | 環境資訊中心

氣候威脅沒有「同溫層」 跨領域團體11/1要辦一場低碳的氣候遊行

氣候威脅沒有「同溫層」。由國內10個氣候團體共同主辦的「為氣候而走」遊行11月1日將首次於台北市府前登場,主辦單位向《環境資訊中心》表示,邀請近60個不同領域民間團體響應,將是一場「跨界、多元」的遊行。而為了達成氣候友善,活動的舞台、道具都採用循環回收材料,就連電力來源也是光電與儲能系統。



氣候威脅沒有「同溫層」 跨領域團體11/1要辦一場低碳的氣候遊行

近60個跨領域團體集結,邀請百工百業一起「為氣候而走」。圖片來源:李宗明 攝/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氣候影響不分族群 環團串聯近60個跨域團體為氣候而走


聯合國第30屆氣候大會(COP30)11月中將於巴西展開。台灣10個關心氣候變遷的環境團體,包含台灣氣候行動網絡、地球公民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等,共同於11月1日舉辦「為氣候而走——打造韌性台灣」遊行,邀請了近60多個不同領域的協辦團體,包含勞工權益、生態保護、原住民族權益、青年兒少、社會福利等,號召百工百業一起加入。遊行提出「建構永續與世代正義 」、「強化國家安全與自主」、「深化民主與多元文化」三大韌性主題,共12項訴求。


負責遊行整合協調的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黃靖庭分享,這是第一次由國內10個團體共同主辦的氣候遊行,最大的目標是讓參與者多元,跨出「環境同溫層」。這次串聯了以往氣候倡議行動較不會接觸的組織,例如高溫之下影響兒少的戶外活動、戶外勞動者的職業安全等,大家對氣候有著共同的核心關懷。


遊行副標題強調「韌性台灣」,起因於今年天災頻傳,社會漸漸發現,極端氣候不會只影響單一族群,各行各業的勞動者、不同弱勢族群都要一起面對氣候威脅;同時,淨零過程必須在不遺落任何人的思維下進行公正轉型。


國內第一次眾多跨界團體合作舉辦氣候遊行,預期成果如何?黃靖庭笑說,就算民眾參與的人數不多,只要能讓國內各個團體之間建立起合作模式,使氣候議題更深入各行各業,就可以共同走得長久,這比第一次合作就很多民眾參加來得重要。



氣候威脅沒有「同溫層」 跨領域團體11/1要辦一場低碳的氣候遊行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黃靖庭。圖片來源:李宇恩 攝/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舞台用竹子搭、回收紙箱手舉牌 從循環理念看見低碳巧思


氣候遊行活動組組長、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資深研究員陳詩婷透露,團隊規劃時就定調是一場低碳、環境友善的氣候遊行。舉例來說,主舞台不是使用業界最常見金屬桁架結構,而是與藝術家合作,用竹材搭建架構,結合回收材料製成的裝置藝術,強調循環理念;舞台用電也是使用光電、儲能系統,取代傳統柴油發電機。究竟舞台會長怎樣?陳詩婷賣了個關子,神秘的說「是一個奇幻、美麗的大型舞台」,歡迎到現場體會。


除了動態遊行,活動也有靜態的攤位設置。陳詩婷透露,這次參與的單位準備了能源教室、親子教育、手作體驗、小農蔬食推廣眾多內容。有趣的是,攤位必備的看板,為避免輸出印刷產生一次性垃圾,各單位要用回收紙箱紙板親自手繪。


陳詩婷進一步說,遊行罕見的用鼓隊取代宣傳車,鼓勵參與的民眾自備鍋碗瓢盆、水瓶等工具,一起「敲敲打打」,現場也準備大量回收紙板,裁成手舉牌大小,邀請民眾一起來DIY,讓遊行貫徹氣候友善的精神。



氣候威脅沒有「同溫層」 跨領域團體11/1要辦一場低碳的氣候遊行

為了減少印刷輸出造成一次性浪費,遊行布條也是由主辦團體手繪。圖片來源: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提供


活動時程被核三公投打亂 從炎熱遊行變濕冷遊行


根據氣象署預報,11月1日遊行當天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較涼,也可能有局部短暫雨,北台灣迎來陡降的氣溫。


陳詩婷說,預期週六將是一場濕冷的遊行。雖然酷暑的天氣更符合大眾對於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印象,但短時間內快速降溫也是極端氣候的表現。主辦方也準備了一些關於冷熱的標語,讓大眾反思極端氣候下的影響。


事實上,遊行本來不是訂在11月才舉辦。黃靖庭透露,其實各團體最初希望將遊行辦在9月,無奈年中遭遇了重啟核三公投,各團體全力投入核三議題,只好將氣候遊行延期。他說,碰巧11月適逢聯合國氣候大會,是全球討論氣候議題的關注高峰。


9月底剛參加完韓國首爾的氣候遊行的黃靖庭,注意到國際氣候夥伴都很好奇台灣的氣候行動,尤其剛經歷一場能源公投,因此都很關注台灣公民如何表達意見,展現民主與社會溝通的過程。



氣候威脅沒有「同溫層」 跨領域團體11/1要辦一場低碳的氣候遊行

「為氣候而走」遊行活動海報。圖片來源:官方FB


「為氣候而走——打造韌性台灣」遊行資訊



  • 時間:11 月 1 日(六)12:30 至 17:00

  • 集合地點:台北市政府東門廣場

  • 遊行路線(總長2.14公里):起點市府東門廣場 —〉穿越松壽廣場公園—〉轉進香堤大道 —〉松壽路—〉松智路—〉信義路五段—〉市府路—〉松高路—〉松智路—〉終點市府東門廣場。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