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楠梓園區環評須進二階審查 環委:應納房價、地價等社經影響
台積電高雄P1廠的二奈米晶片預計今年第四季量產,製程落腳楠梓園區。「南科高雄楠梓園區」設於楠梓後勁地區,原址為舊中油煉油廠(俗稱五輕),目前已分階段完成部分廠區的環評及開發,國科會日前則提出針對園區整體範圍的環評,環境部環評大會今(5)日確認應進入較嚴格的二階環評審查,不過本案可能變更開發面積,環境部指出,若修改開發規模,應再次送件審查。

楠梓園區陸續開發 南科管理局提整體環評
由於五輕帶來污染問題,後勁居民抗爭30年,中油終於在2015年依承諾關廠。台積電在2021年宣布進駐。行政院則在2023年7月通過「南部科學園區擴建高雄第三園區(楠梓園區)籌設計畫」,核定面積175.3公頃。
不過,楠梓園區最初並非整體開發,而是拆成幾個小部分陸續環評、開發,率先營運。南科管理局局長鄭秀絨強調,楠梓園區預計帶來5000多人就業人口、約8000億元年產值;並且不同於其他園區開發後才招商,本案是公共工程進行時,業者也同步進駐建廠,整體將在2033年完工。
國科會強調,計畫以「一次籌設、分階段納入」方式進行。去(2024)年國科會針對楠梓園區全區175.3公頃提出整體環評,當中即包含先前已通過環評的台積電P1~P5廠區範圍。
台積電P1、P2廠共30公頃,開發單位為高市府,2022年通過地方環評;P3至P5廠共60公頃,開發單位為台積電,也在今年通過環評。目前P1、P2已完工,P3、P4廠也陸續動工,皆規劃生產二奈米晶片,P1廠預計第四季開始量產。

環委要求揭露空污數據、評估社經影響
環境部今(5)日舉辦第41次環評大會,由於本案開發面積超過100公頃,大會確認楠梓園區依法須進入較嚴格的二階環評程序。
環委吳義林質疑,開發單位空污說明不夠具體,楠梓園區最初只規劃興建28奈米廠,後來升級至2奈米製程,根據他掌握的研究資料,3奈米以下製程的揮發性有機物(VOC)排放係數為28奈米的10倍以上,有害空氣污染物(HAPs)也可預期倍增,建議明確揭露污染排放數據。
地球公民基金會議題部專員林冠伶在環評大會上指出,本案預估用電負載達1.1GW,年用電量約占高雄全市三成,台積電進駐後,更將成為僅次於中鋼的第二大排碳源,恐對當地民生與產業造成壓力。此外,園區開發勢必衝擊交通、房價與就業市場,建議二階環評應納入具體的社會與經濟影響評估,並在專案小組外聘熟悉電力供需的專家參與審查。
後勁居民曾期待中油污染場址整治後,能比照德國魯爾工業區,轉型為生態公園。林冠伶表示,歷任市長陳菊、陳其邁都曾承諾,要將此地打造成串連北高雄綠帶的生態公園。他呼籲,二階環評應檢視現行規劃是否符合過往理想,也要確保納入生物多樣性與公民參與,「而不是僅止於景觀造景。」

「後勁在工業的歷史上,有很多不堪的過去、衝突的場面。」專長為人類學、人文地理的環委蘇淑娟指出,園區基地包含日軍六燃、中油五輕等工業遺址,具有重要歷史與文化價值。他建議開發單位借鏡國際上的褐地再生經驗,讓在地記憶保存更加完整。他也強調,二階環評應深入評估房價、地價等社會經濟影響,本案有機會成為「更好的二階環評典範。」
可能擴大規模? 環境部:就應重送環說書
環評大會決議本案應進入二階環評。但在會議尾聲,國科會突然提及行政院7月通過「南部科學園區擴建高雄第三園區(楠梓園區)籌設計畫」的修正版本,核定面積從175.3公頃提高到182.57公頃,用水、用電、廢棄物也都將因此增加。
環境部環保司對此回應,依環評規定,相關內容若與原書件不符,開發單位應再重撰寫新環說書送審。
鄭秀絨會後受訪表示,楠梓園區開發時程「很趕」,將在一個月內重新繳交新環說書、由環評大會確認後續二階環評。

鄭秀絨表示,今年通過的科學園區政策環評強調,園區用地應優先使用已受污染的「褐地」,本案即為台灣褐地重生的最佳案例。
他也坦言,過去南科開發較少討論社會影響,但目前正針對「大南方新矽谷」規劃一項社會經濟相關計畫。國科會則補充,這項計畫可透過人工智慧,掌握對周邊住宅、醫療、教育、交通等需求的影響,並提出解決方案、降低衝擊。
針對空污問題,鄭秀絨表示,2奈米製程的污染、用水、用電確實都可能較高,承諾會補齊VOC和HAPs相關數據。
最新生活新聞
-
-
各地多雲到晴早晚仍涼 西半部高溫可達攝氏33度
(1 小時前) -
猛獸界「情緒最穩」小獅?哈爾濱「小毛」下巴隨便摸
(2 小時前) -
AI衝擊勞動就業 辛炳隆籲納工會參與權
(2 小時前) -
AI恐影響台灣4職務 人力業者提3建議緩解
(2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