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會看到人生跑馬燈?斷氣前30秒腦波證實:大腦正在播放人生回憶
常有人表示,在生命的最後大腦裡可以看到「人生跑馬燈」,這一說法被國外科學家證實,科學家首次記錄到人類臨終時的大腦活動,並發現這些腦波模式與做夢、回憶過去和冥想時的腦波相似,或許能解釋瀕死經驗中「人生回顧」的現象。該研究由神經外科醫師Ajmal Zemmar及其團隊進行,已發表於《老化神經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為大腦在死亡過程中的運作機制提供了新見解。
▲研究紀錄到瀕死前的腦波,證實大腦可能正在播放人生回憶。(示意圖/shutterstock)
瀕死時刻 大腦可能正在「播放人生回憶」
研究團隊原本使用腦波圖(EEG)監測一名87歲癲癇患者的腦部活動,以便診斷與治療。未料,患者在檢測過程中突發心臟病身亡,意外讓科學家首次捕捉到人類臨終時的腦波變化。
「我們記錄了死亡前後900秒的腦部活動,並特別分析了心臟停止前後30秒的變化。」Zemmar表示,在心臟停止的前後,大腦的特定腦波活動發生顯著變化,其中包括與高層次認知功能相關的伽馬波(Gamma)、德爾塔波(Delta)、西塔波(Theta)、阿爾法波(Alpha)和貝塔波(Beta)。
這些腦波模式與做夢、冥想、記憶提取及信息處理等活動有關,與瀕死經驗中常見的「人生回顧」現象相符。研究團隊推測,大腦或許會在死亡前回放人生中的重要時刻,類似許多瀕死者描述的「走馬燈」體驗。
▲離開人世前,大腦或許正在回放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刻。(示意圖/shutterstock)
研究助長器官捐贈討論
這項發現挑戰了傳統對生命終結的認知,也引發了新的科學與倫理討論,例如:臨終腦波持續運作,是否影響器官捐贈時機?雖然這是首次在人類身上記錄到臨終腦波活動,但過去在受控環境中的老鼠身上也觀察到類似的伽馬波變化,顯示這種生理現象可能不僅限於人類,而是一種跨物種的生物學機制。不過,這項研究僅基於單一案例,且該患者生前曾受傷、發作癲癇並有腦部腫脹,可能影響數據的解讀。因此,Zemmar計劃進一步研究更多案例,以驗證這些發現的普遍性。
「或許人生最後一刻,正是最美的回憶」
對於這項研究,Zemmar表示:「作為一名神經外科醫師,我時常得向家屬告知病患離世的消息,那是一種無法言喻的沉重。但這項研究帶來了一絲希望——當親人閉上雙眼,準備離開人世時,他們的大腦或許正在回放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刻。」這項研究為人類理解死亡提供了新視角,或許也能讓人們對生命最後的瞬間懷抱更多溫暖與希望。
更多eNews報導
快訊/北市大樓驚傳左傾!高樓窗戶緊貼鄰棟牆面 滿地碎磁磚場面驚險
今迎大寒!3生肖、3星座偏財運旺 「1招加持」有望一夜致富
最新生活新聞
-
-
遠紡爆炸案竹縣府跨局處會議 楊文科縣長:全力助傷者與家屬度過難關
(29 分鐘前) -
義賊廖添丁成漫畫主角 3月起線上連載
(34 分鐘前) -
守護澎湖縣民健康 馬公城隍廟捐贈千劑流感疫苗
(35 分鐘前) -
阿北報警稱車遭竊 豐原警10分鐘解謎團
(39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