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30° / 27° )
氣象
2025-08-10 | ENews新聞網

最後一封情書——失智教授在妻子的「臨終筆記」中,看見一生的愛

在日本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的背景下,失智症與孤獨死(孤立死)問題正逐漸浮上檯面,並對家庭與社會造成深遠影響。近期,一則發生在東京近郊的真實故事引發日媒與民眾關注:一名年逾 70 歲的退休國立大學教授,因失智症記憶衰退,某日驚覺妻子倒臥玄關,卻茫然不知眼前人是誰。直到翻閱妻子生前留下的「臨終筆記」,才被滿滿的愛與周全的安排喚回記憶,當場淚流滿面。


根據《The Gold Online》報導,這位退休教授與妻子相守多年,沒有子女,生活簡樸,彼此是唯一的依靠。妻子長年在家照料教授起居,雖非職場女性,卻承擔了全部家務與生活規劃。然而,在一次突如其來的意外中,這段平靜的生活劃下句點——妻子因蜘蛛膜下腔出血猝逝於家中玄關。


遺憾與錯愕的瞬間
據警方調查,當日教授在家中聽到異響,走到玄關發現妻子倒地,但因失智症影響,腦中無法將眼前的面孔與「妻子」連結,反覆低聲自語:「這是誰?」鄰居聞聲趕來協助報警,警方到場後確認妻子已經過世。這一刻,教授的眼神仍然迷茫,直到事後整理遺物,才真正理解發生了什麼。

(圖/AI生成示意)

最後一封情書——失智教授在妻子的「臨終筆記」中,看見一生的愛


一冊「臨終筆記」的力量
在整理衣物與文件時,教授意外發現一本泛黃的筆記本——妻子親筆書寫的「臨終筆記」。雖然不具法律上遺囑的效力,但內容鉅細靡遺地列出夫妻的財產狀況與後續處理方法,包括:




  • 1000 萬日圓的房產持分




  • 2000 萬日圓的銀行存款




  • 5000 萬日圓的股票與投資資產




更令人動容的是,筆記中詳細記載了各項資產的解約與轉移流程,並附上聯絡人清單,讓未來協助處理事務的家人與律師能立即接手,避免混亂。


當教授翻閱筆記本,一筆一劃都是妻子熟悉的字跡,他的表情從呆滯轉為痛楚,眼淚不斷滑落。家屬表示,那一刻的他,彷彿從失智的迷霧中短暫清醒,回到了往日兩人相依的時光。


家屬的擔憂與安排
教授的弟弟在接受訪問時坦言,嫂子生前是全職主婦,料理生活起居井井有條,如今驟然離世,哥哥恐怕無法獨立生活。經過協商,死者的兩位兄長與教授達成共識,將依法律規定比例分配遺產,同時確保教授未來的生活保障。


目前,在律師與家屬的協助下,遺產申報與分割程序已經啟動。考量教授的健康狀況,家屬安排他入住一處高齡者專用住宅,距離弟弟家僅 20 分鐘車程,方便隨時探視。此外,家屬與律師簽訂了「任意後見(成年監護)」契約,確保未來在財產管理與醫療決策上,有可信任的監護人負責。

(圖/AI生成示意)

最後一封情書——失智教授在妻子的「臨終筆記」中,看見一生的愛


專家觀點:高齡化與孤獨死的交織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截至 2024 年,日本 65 歲以上人口已佔總人口比例超過 29%,其中失智症患者數量已突破 600 萬。社會學者指出,隨著少子化與單身化加劇,「無子女高齡夫婦」比例大幅增加,當其中一方驟逝,另一方往往面臨孤立與生活斷裂的風險。


東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田中雅人表示:「這位教授的故事突顯了兩個現實問題——高齡者在健康衰退時的照護依存,以及伴侶離世後的生活斷層。臨終筆記雖非正式遺囑,但在緊急情況下能提供關鍵資訊,減輕家屬與監護人的壓力。」


「臨終筆記」的社會意義
日本自 2010 年起,部分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便推廣「終活」概念,鼓勵民眾提前整理財產、醫療意願與喪葬安排。其中,「臨終筆記」或稱「終活手帳」並非法律文件,但因操作簡便、內容可自由增減,成為不少高齡者選擇的交代方式。


根據《日本老年學期刊》2023 年的調查,約有 38% 的受訪高齡者曾書寫臨終筆記,其中 65% 表示是為了「減輕遺族負擔」,54% 則希望「在失能或失智時,仍能留下明確指引」。


記憶、愛與尊嚴
心理醫學專家指出,失智症患者雖會出現短期記憶障礙,但對於情感記憶與長期關係的反應往往保留至病程後期。此次事件中,教授在閱讀妻子筆記時流下的眼淚,正是觸動了情感深層的回應。


「即使語言與認知功能退化,愛與依存的情感並不會完全消失。」日本認知症學會理事長佐藤由紀子說,「這也提醒我們,照顧失智症患者不僅是生活起居,更是維繫情感連結。」

(圖/AI生成示意)

最後一封情書——失智教授在妻子的「臨終筆記」中,看見一生的愛


社會的下一步
事件在媒體曝光後,引發社交平台大量討論。有網友留言:「看到教授哭的樣子,真的很心酸,也想到自己父母的老後」、「臨終筆記應該列入終活必做項目」、「這是愛與責任的極致表現」。


日本政府近年已開始推動高齡者照護與財產管理制度改革,包括擴大成年監護制度適用範圍、提供免費終活諮詢服務,以及鼓勵金融機構推出簡易資產清單工具,協助民眾在生前就完成安排。


結語
這位退休教授的故事,不僅是一段伴侶之間的深情訣別,更折射出日本高齡化社會的真實現況。那本「臨終筆記」雖然無法阻止生命的終點,卻讓愛與責任延續下去,為孤獨的晚年留下一道溫暖的光。


在未來,高齡社會將面對更多類似的課題,而社會、家人與制度能否攜手,將決定每一位老人的尊嚴與幸福。

更多eNews報導
遭疑介入賀瓏感情?Albee打破沉默 380字回應:我沒對不起任何人
18億Gmail用戶注意!Google發布紅色警報:接到「1類電話」立即掛斷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