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6° / 24° )
氣象
2024-06-05 | 今傳媒

中山大學攜哈佛大學研討漢學「情」、「氣」


中山大學攜哈佛大學研討漢學「情」、「氣」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執行教育部標竿計畫「跨文化漢學之島」,與美國哈佛大學共同舉辦「情氣天下:重估抒情傳統與氣化論」國際研討會,來自臺灣、美國、香港、中國、德國、加拿大等地學者齊聚一堂,激盪思辨「抒情傳統」與「氣學」的文化視野與對話潛力。

國科會文學一學門召集人,同時也是此次會議發起人、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賴錫三指出,數十年來,從北美漢學圈至臺灣人文學界,「抒情傳統」儼然已形成跨域古今的重要知識型態與文化現象。而數十年來,「氣學-身體論述」在東亞的跨領域學界中興起,不僅可以承擔、發展解釋東亞思想和文化的基礎模型,且為大小傳統共享的文化資產提供新的視野。如今在跨文化視域下,兩者交織融合,預期將成為匯通古今中西之學術景觀。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莫加南(Mark McConaghy)也表示,過去以來的研究,「情」與「氣」兩者間的對話機制和關聯性尚未有意識地被檢視,這次在哈佛大學這個全球人文教育殿堂舉行這一重要論壇,令人一生難忘,同時也為漢學平台未來的國際性研究和發展創造更多契機和可能性。

會議中,國立清華大學講座教授楊儒賓從「詩」在先秦美學與哲學脈絡下的意義,挖掘出兩種重要的主體模式:抒情主體與氣化主體,在先秦詩學中,二者是彼此相生與交織的。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林素娟解析戰國詩學著作《孔子詩論》中氣、情的互動方式。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林明照則探討魏晉南北朝《人物志》如何闡述「才性」此充滿美學、倫理學意義的概念。賴錫三探討《莊子》的情氣交通與抒情品質,其強調,莊子不但不反對「情」,更關心如何以氣論修養來調節抒情的「品質」,以及如何避免受制於盲動甚至破壞性的情。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何乏筆(Fabian Heubel)對中國現代化可能採用的道家「柔軟勝剛強」途徑進行反思,並提出耐人尋味的問題:「Where are the trans-modern thinkers who are able to philosophize not only with the rational hammer but also with the breathing brush?」此一問題隨即引發與會學者的熱議與論辯。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彭小妍對「情」和「氣」進行了批判性的哲學分析,強調需要了解兩者如何展開「in-betwenness」(之間性)與「connectedness」(連結性)的視野,穿透內/外、主/客、公/私等二元對立的概念。

從古典到近現代,臺灣大學文學院院長鄭毓瑜從宗白華美學實踐的倫理維度和充滿「氣化」的藝術視野,提出一種從中國詩歌傳統中湧現的「宇宙詩」願景。玉山學者、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國球對香港文化人林以亮的文學批評進行考察,審視了這位香港五、六〇年代動盪時期自由人文主義學者和作家學者的複雜主體。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所長李育霖將中國美學與法國後結構理論進行對話,分析侯孝賢的經典武俠電影《刺客聶隱娘》所展現的東西方哲學對話力量,開啟獨特的美學實踐。莫加南則從「氣化」的角度重審中國現代文學譜系,認為「氣」是梁啟超文學理論的重要概念,也是沈從文小說的書寫技巧之一,賦予其小說重要的倫理向度與哲學內涵。其他學者如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跨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德安博(Paul J. D’Ambrosio)、明尼蘇達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吳周炫(Joo-hyeon Oh)、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蔡岳璋及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王文菲,也分別就contingency的「共生」課題、晚明文人王廷相的氣論、臺灣戰後新儒家大師唐君毅如何理解「氣」概念、氣在前現代中國解剖敘事中所扮演的角色等議題提出卓見。

研討會齊聚王德威、李惠儀、鄭毓瑜多位院士,以及楊儒賓、陳國球、哈佛東亞系Peter Bol 等多位講座教授,哈佛師生們和來自臺灣的優秀學者群,兩天密集的學術論辯,共生出高品質的學術交流,也帶出情氣交通的美好氛圍。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積極推動「共生」思想、美學與倫理運動,此次研討也分享至哈佛大學的國際一流平台上,與會學者紛紛響應,「情」和「氣」正是在豐厚的華人文化風土上,可發展出共生資產的重要文化資產。共生思想可以讓臺灣的漢學、人文學回應當代現實如氣候變遷、民族主義、貧富不均、人生觀等急迫問題,未來哈佛大學東亞系和中山大學文學院進行國際合作,將持續推動關於共存、倫理、美學和技術的對話,為國際漢學設定重要的議題性框架,以回應人類當前與未來的種種變局與挑戰。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