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患者減緩退化 中醫有效改善失智症狀
〔今傳媒/記者呂明鴻報導〕90歲的丁姓女患者罹患重度失智症,大小便失禁、無法自行洗澡及進食,連空間與時間也會感到錯亂,半夜會自己跑出家門,自我照顧能力幾乎為零,丁奶奶的家人必須全心力照顧身心俱疲,至臺中榮總灣橋分院尋求中醫治療,經醫師唐佑任以針灸法施針四神聰穴、百會穴,在半年後丁姓女患者失智造成的認知問題有明顯減緩,讓家人鬆了一口氣,現在丁姓女患者白天可在灣橋榮院日間照護中心,接受專業照顧並且參與活動與社交,雙管齊下輔助減緩退化。
臺中榮總灣橋分院傳統醫學科醫師唐佑任表示,失智症是緩慢進行且目前仍無法治癒的疾病(非正常老化症狀),根據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 (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預估,2015年全球失智症病人約有 4680 萬人,未來將以每20年多一倍的速度增加;而台灣失智症盛行率為65歲以上的失智症人口接近8% (約23萬人),意即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也與年齡呈現正相關,超過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位約有 1 位失智,按照此速度(近5年來每年盛行率穩定地增加 0.1 %),預期在民國150年,全台灣的失智症患者將會佔4.65%的總人口數(約85萬人)。
唐醫師說明,疾病早期發現,即時治療可有效延緩疾病的進行、維持病人的功能與生活品質、減輕照顧者壓力,失智的患者更是如此;但失智症不易察覺,據統計只有約 1/3 的病人能在早期獲得診斷,所以提升各醫事人員或民眾對失智症的敏感度與診斷能力就顯得相當重要。
唐醫師強調,當本人或親友出現下述十大警訊時請注意:記憶減退影響到工作、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言語表達出現問題、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抽象思考出現困難、東西擺放錯亂、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個性改變、活動及開創力喪失等,就必須特別注意,提早前往神經內科進行病史釐清和必要的理學、神經學、精神狀態檢查,再排除譫妄、憂鬱及藥物造成失智的可能性後,則進行認知功能檢測如簡單智能測驗及臨床失智評分量表或是結構式臨床失智量表)及實驗室檢查,以確定導致失智的病因。
唐佑任醫師說明到,在中醫治療失智症方面,可先分為藥物和針灸;目前台灣、日本、中國大陸及歐美各國都有中藥治療失智症研究成果陸續發表,針對認知功能退化的症狀,例如記憶力減退、思考變遲鈍、錯認人事物等,可以用鉤藤散、當歸芍藥散、補陽還五湯作為用藥,如根據嚴重程度,鉤藤散比較適用於輕至中度的病患,而當歸芍藥散則是輕度認知障礙到輕度失智症患者,補陽還五湯則用在血管型失智症病人;而在精神與行為症狀方面(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 of dementia, BPSD),最常使用的抑肝散可以緩解幻覺妄想,人參養榮湯則可以減輕情緒憂鬱、心情低落等精神症狀;如要維持日常活動能力譬如吞嚥困難、易嗆或是食慾差,則有半夏厚朴湯則能改善末期失智症吞嚥困難與腸胃蠕動;中醫師會根據實際的狀況來調整處方,患者情緒焦躁時會加上有安神定志醒腦效果的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夜間遊走與睡眠不佳則可以配合酸棗仁湯或天王補心丹來讓病患有更好的生活品質,也減輕照護者的沉重壓力。
針灸方面則以頭皮針為主,藉由針刺頭皮上的穴位,改善腦內血液循環、荷爾蒙如腦內啡和多巴胺平衡和增加神經修復因子來提升頭腦內部的認知功能與控制異常情緒,在體針穴位有時也會在針上加入電刺激以增進療效;常用的穴位有百會、風池,照海、四神聰、神門、神庭和本神等穴位,照護者平常也可在家中幫忙患者按壓刺激穴位,以鞏固療效。
最新生活新聞
-
-
「2024客庄找茶文化季」登場 四大活動好康邀您體驗客庄茶新風情
(6 分鐘前) -
新北捷運環狀線鋼箱梁明天全復位 年底復駛
(22 分鐘前) -
中醫大攜手京都大學成立全球第13個研發中心
(23 分鐘前) -
新竹SOGO週年慶重磅登場 回饋最高27%,消費再抽歐洲雙人遊!
(23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