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2° / 28° )
氣象
2025-08-08 | 今傳媒

農村重建到綠色轉型 高市日光小林社區低碳農場動土再展新篇



農村重建到綠色轉型 高市日光小林社區低碳農場動土再展新篇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走過莫拉克風災16年,高雄杉林區的日光小林社區,在族人與在地居民的攜手努力下,從重建走向重生,成為高雄農村再生的亮眼典範。今(8)日上午,日光小林社區在福德祠前舉辦「望豐-莫拉克16周年暨日光小林低碳農場動土儀式」,揮別災後陰霾,象徵以永續農業為基礎,開啟社區低碳生活的新篇章。


日光小林社區由莫拉克風災後遷居至杉林大愛園區的小林村族人組成,於101年成立全台第一支由族人組成的古謠傳唱團體「大滿舞團」,長期以舞蹈為媒介,推動文化保存與世代傳承。自108年起,在高雄市政府農業局的輔導下,投入農村再生計畫,逐步建立社區特色,從歌謠、服飾、手工藝、民俗植物、信仰與祭儀等多面向的文化傳承與推廣,近年積極發展農村再生與文化體驗,於112年入選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優遊農村評鑑,113年通過「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114年斬獲建築園冶獎及第四屆農村領航獎等肯定,展現社區深具韌性與文化底蘊的農村生活樣貌。



農村重建到綠色轉型 高市日光小林社區低碳農場動土再展新篇


本次動土儀式由小林國小開場表演揭開序幕,並邀請農村水保署台南分署、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文化局、社區耆老與大滿舞團共同參與。全新規劃的「低碳農場」將導入友善耕作模式,未來將打造首座黃碳社區農場,結合食農教育,建構從生產、生活到生態的永續循環場域,為農村社區與氣候行動實踐樹立新標竿。


農業局局長姚志旺表示,近年持續挹注資源推動日光小林農村再生計畫,除硬體環境改善外,更輔導社區發展薑黃產品、手工藝品、柴燒年糕、文創禮盒與深度導覽等多元產業,協助社區走向自立經營與觀光轉型。未來也將延續傳統歌舞展演、文化活動及傳統工藝的保存與傳承,深化在地文化,展現重建家園後的生命力,共創幸福宜居的綠色未來。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